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以“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为例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文雯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

  摘要: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和任务,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旨在通过鲜活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初高中跨学段的“少数民族民歌”单元为例,通过建构学习单元、提炼引领性学习主题、确定素养导向学习目标、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及持续性学习评价,阐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单元;核心素养;学习任务;学习评价

  近些年,教育部提出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引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改革,推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深度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深度学习正在引起诸多音乐教育专家和一线音乐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有关深度学习的音乐教学研究越来越多,但基于深度学习的音乐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如何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实施路径是什么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解决。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型,建构初高中跨学段的“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阐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一)深度学习的定义与特征

  深度学习最早是由学者费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的一个概念。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一种理解型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生成和迁移,注重知识的运用和方法的掌握。近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从多方面探讨和发展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较多。

  在教育学领域,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聚焦引领性学习主题,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理解并评判学习内容与过程;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有扎实学识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实践的主人。”(1)

  由上述定义可知,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深度学习表现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深入思考,建构知识结构,理解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引发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基于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因材施教地提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以及主动参与的系列化、进阶性的学习活动,并通过评价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正确判断。

  在教学活动中,深度学习处理教师、学生、知识等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五个主要特征,即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2)

  (二)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模型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在上述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模型。(见图1)该教学实践模型包含六个要素: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和反思性教学改进。

图1

  从该实践模型可以看出,教学以深度学习为核心,将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等四个核心要素分布在与深度学习等距的同一个维度上,也就是说,这四个核心要素是等位的,无论哪一个要素先行,都可以构建课程。既可以目标先行,也可以评价先行;既可以主题先行,也可以任务先行。总之,在教学中需要同时把握这四个核心要素。开放性学习环境和反思性教学评价作为上述核心要素的保障,为其提供了发展和改进的空间。

  从理论层面看,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和主要特征是“泛学科”性的。相较于深度学习的定义,它已经从哲学层面过渡到方法论层面,是各学科通用的具体化的教学策略、路径和体现。但正是由于“泛学科”特点,导致它的指导意义仍显抽象,因此需要高度具体化到学科教学,如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学习规律等,形成音乐学科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从实践层面看,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和主要特征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改进的“脚手架”,但是具体到音乐学科教学中该怎么做、怎么进行单元建构、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怎么写等问题,都需要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路径和教学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深度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音乐教学

  以下,笔者基于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和实践模型,设计初高中跨学段的“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通过建构学习单元、提炼引领性学习主题、明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及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阐述深度学习视阈下的音乐教学

  (一)建构学习单元,提炼引领性学习主题

  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以主题为中心,强调单元知识的结构化。“所谓学习结构,决不是单纯地获得基础性知识。这种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促进研究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培育,是跟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形成联系在一起。”(3)建构学习单元,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

  1.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

  “弘扬民族音乐”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标准中,对民族音乐、中华优秀传统音乐都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教学要求和学业要求。少数民族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始终贯穿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全学段音乐课程中。

  2. 依据音乐教科书

  在“人音版”音乐教科书中,初中段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单元主要有“草原牧歌”“天山之音”“雪域天音”“西南情韵”“黑土传情”;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二小节也是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其中选取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初高中音乐教科书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形成相互衔接、系列化、进阶性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建构初高中跨学段的“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从民歌的角度把握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特征与风格,进而抓住主干与脉络,深刻理解民族音乐文化。重组与建构的学习单元让学习内容有内在的联系、结构与系统,并在结构与系统中显示出它的意义,更聚焦地体现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