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中小学音乐教育西洋管乐社团的发展

作者:江苏省淮阴中学 马朝建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8   点击: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的序言中提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所以,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美育教育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独立地位的确定,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了。作为美育教育中的管乐教学,更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使之具有显著的办学特色。

  西洋管乐教育传入我国的时间以及发展情况

  我国西洋管乐的发展最早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当时随着国家对外贸易经商的不断扩大,经济交流的加强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因此,西洋管乐传入中国。

  明朝末年,西洋音乐(含管乐)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传教而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到了清朝时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能进入内地各省进行传教活动的开展,因此,在中国部分教堂中都出现了西洋宗教音乐的唱诗班和管弦乐器,那一时期是中国管乐发展的最早雏形。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文化交流频繁,来自苏联的专家给中国的音乐教育,包括西洋管乐(以下西洋管乐均简称管乐)演奏学习和教学带来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为我们培养出了一批管乐演奏和教育家,这也是中国早期管乐教学教师培养的雏形,为后来国家管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外文化交流与学习更加频繁,我国西洋管乐的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到国外学习的机会,国内音乐教育特别是西洋管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纵观全国管乐演奏与教育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建国初期而言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高水平专业演奏团体,培养了一大批享誉盛名的演奏家,管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不足,在我国各地所举行的音乐会上,管乐专业方面的音乐会活动占比较低,近年来举行的国内管乐选拔赛中,遗憾地发现部分选手由于舞台经验不足而影响演奏水平正常发挥,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要为青少年演奏员搭建平台,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更便捷的条件,组织各种全国及地方性的比赛,来激励青少年的进取精神,不断培养更多的管乐演奏家。

  我国早期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方面,因为国家经济的限制以及管乐高端师资的匮乏,导致音乐师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以“钢琴声乐”为主项,对管乐学科涉及面较少,导致管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比重较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师范类音乐专业发展的变化,管乐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伴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和业余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学校音乐教学已不满足于原有的音乐教育内容,管乐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组建西洋管乐团的基本要求

  这些年来,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认识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孩子兴趣、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很多有条件的学校开始组建西洋管乐社团,因此,西洋管乐社团全国中小学发展迅速,在学校的校园活动中能够看到西洋管乐社团的身影,比如:升国旗、开学典礼、授奖仪式以及各类演出活动中,管乐团的参与为各类活动和仪式增添了隆重、高雅和庄重的气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这种乐团的编制可根据人数进行调整,总人数在35~65人之间,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人数加倍。

  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一般情况管乐团的组建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模式是组建管乐兴趣小组,吸收喜爱并适合演奏的学生加入;其次是通过选拔较好管乐演奏能力的学生组建管乐班。前者的优点是队员个人素质较好,有利于教学,提高快。缺点是分散性强,不能较好地及时进行训练活动。后者优点是有利于组织排练与演出活动,统一文化课程安排,缺点是容易引起家长的质疑,这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相关办法。

  从学生的年龄、生理发育等方面来说,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组队较适宜,三年级的孩子在音乐感知、管乐吹奏能力等方面具备了学习的基础,能够高效率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学出效果。

  为管乐团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乐团健康发展的保障。学校在师资配备方面要寻找专业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活动,科学指导、规范管理,进而确保乐团的健康平稳发展。

  西洋管乐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以乐辅德,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道: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新音乐。

  以乐促情,引导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声情并茂。在音乐教学和演奏过程中,教师要既要注重技术方面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在音乐情感方面的理解和表现。在管乐团的训练过程中,通常可以运用器乐训练法、器乐讲解、演奏示范法、器乐合奏等方法进行,引导学生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有序的节奏、丰富的和声色彩、美妙的音乐氛围。

  比如:在电影《海霞》主题曲《童年》的演奏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作品基本演奏技巧的教学后,需要先给学生介绍这部电影中主人公的童年故事,教师的介绍与学生的理解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共鸣,激发学生演奏作品的学习动机,在这基础上感受作品的情感,并演奏电影中小海霞妈妈的一首渔歌给学生欣赏:

  这段旋律乐曲是音乐《海霞》的主题部分,老师的演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学生在音乐中走进那个时代,仿佛看到旧社会恶浪滔天、渔霸海匪处处横行的南海之滨,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演奏中演奏乐器的音乐效果,听到圆号塑造的海边空旷悲凉愤懑的情景,感受着单簧管塑造的海霞孤苦伶仃、弱小无助的形象,在长号吹奏的急骤下行的音阶中感受到造成的群情愤怒、慷慨激昂的情绪,音乐的演奏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直接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中枢,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情感世界及道德观念进行影响和渗透,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以乐辅德的目的。

  以乐促爱,通过管乐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乐团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进行管乐合奏的训练过程中,会逐渐地意识到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体会互相关爱的协作精神。在管乐合奏中要让学生严格按照乐曲的节奏、速度、音色、力度、旋律、和声等方面吹奏和谐一致,“管乐是高雅的集体协作的表演艺术”。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乐团训练中需要一直提醒的内容,只有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吹奏出来的那才是震撼人心或优美动听的音乐。所以,某首曲子吹奏的成功是学生们共同协作的结晶,在吹奏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还能为学生养成“心中有爱、协作团结”的良好习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