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音乐学习目标叙写与教学落实

作者:广州市荔城中学 陈洪义 惠州市第一中学 谭京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4-27   点击: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基于学生发展立场,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导向,采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来改进音乐教学,就需要在“学习目标引领、教学过程组织和过程评价激励”等三个方向实现以出定入、以终为始、以评促学,优化课堂设计。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音乐教学;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优化过程

  “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基于学生发展立场,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导向,采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素养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作为美育的主要课程,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音乐基础知识的扎实学习与掌握,也要借助推音乐鉴赏、音乐实践等音乐体验来助推学生育美、育德,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健康发展。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来改进音乐教学,需“注重学科逻辑与核心素养的关系”[1],在“学习目标引领、教学过程组织和过程评价激励”三个方向实现:以出定入,以终为始,以评促学,优化课堂设计。

  一、以学为本的目标叙写,让音乐学习课课“应纲顺人”

  学习目标是学生课堂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观目的和预期结果,对课堂教学实践来说,以学为本的课堂学习目标均具有“方向可见和挑战适切”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学习目标的定位越清晰、明确、合理,就越具有引领学生课堂学习深入的方向牵引力,越能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基于不同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差异,音乐教学目标叙写的“学本”理念需做到以学习过程为本,“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环节的音乐学习都扎实有效,有体验、有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下,音乐学习目标的“学本”叙写,一是要坚持素养为目标导向,要完整“应纲”;二是要有利于学生之学深入,要助学“顺人”。

  1.目标叙写的完整“应纲”

  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学之中最核心的“纲”,就是音乐的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作为“应纲”依据,建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已成为核心素养时代音乐教学价值取向的必要选择。以核心素养为准绳,设置音乐教学的学习目标,需要坚持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完整性和实践渐进性的和谐统一。

  素养完整性:与所有学科一样,音乐学科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内容是一个整体性目标体系,不同内容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层次性和结构性的逻辑关系,这是对三维目标内容的并列与平行关系的重要突破。唯此,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在学习目标的设置过程中,需要结合课标要求和具体教学内容,理清彼此间的层次与结构关系,把音乐核心素养内容融通成实践性整体。在确立目标叙写的逻辑时,从整体到阶段,明确音乐教学的综合目标是什么和具体目标有哪些,单元目标是什么,课时目标有哪些,在这些目标内容之间建立起层次递进的方向性逻辑。

  实践渐进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不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然有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所以,在音乐学习目标设置时,清晰预见这个目标达成的过程,才能保证目标不是镜中花、水中月。音乐学习目标叙写时要兼顾两个意识:一是目标实践意识。音乐教学中每一层每一项目标的实现,需要明确以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形式作为素养达成的载体和路径,所以在目标叙写时完整的句式呈现如同“通过……达到……”“达到”描述的是目标的内容,“通过”描述的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内容和形式。二是目标次序意识。教师在教学之中,在理清素养目标的层次结构与递进逻辑的基础上,教学要确立课堂学习实践的入口和出口。教学从入到出,实际上是教学目标从阶段目标到综合目标达成的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方向,所以在教学目标叙写时,要以目标的次序呈现引领音乐学习的理解深入。

  2.目标叙写的完整“顺人”

  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是学生,从课程观与学生观的角度,学生才是音乐课程的本质和核心,音乐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音乐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理应切合学生的成长实际,唯此,才有实现的可能。“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质就是以“教学评”在课堂学习中的融创运用,促进教学的提质增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音乐学习目标叙写的“顺人”要求的适切方向是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转向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体现的是教师为中心,而“学习目标”体现的是学生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保障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习为本”,即关注每一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收获,以学的过程保障学的结果。“以学习为本”的学习目标叙写,句式表达需要站在学习者的发展视角,形成基于学习者立场的句式表达逻辑。目标叙写中传统的“通过教师……使学生……”的被动逻辑,缺少“以学习为本”的学习主体能动意识的调动,目标呈现需要更多的叙写转向,重点以基于学习者视角的主动逻辑,如“通过学生……让学生感受、体验、发现等”来完成目标叙写。

  二是关注整体转向为关注个体。班级之中的学生发展现状千差万别,基于学生立场的音乐学习目标叙写,要从重学生整体关注转向重学生个体关注。重整体,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叙写容易远离和偏离学生实际,不利于个体成长。学习目标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目标叙写的达成高度的分层分类处理上。任何一个目标背后,都可以基于学生差异设置不同层级的隐性目标,让不同层次学生在音乐学习和音乐体验过程中,都能获得积极的自我预期满足和成长体验。目标叙写关注个体的做法:一是目标分级分层,二是将实现目标的学习任务分级分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预期。尊重学生实际的能力与水平,教学目标设置切合不同层次学生,让学生都能产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体验,才能整体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二、以目标导向组织教学,让音乐课堂事事“有的放矢”

  “教学评一致性”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以适切的音乐学习目标作为“教学评”融通发力支点,“教学评一致性”集中体现在“教学评”学习的目标可行性与课堂实践的方向一致性上。确立明确、清晰、合理的“应纲顺人”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中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音乐学科是听觉的艺术,学生基于声音深度的感知体验是知识内化和音乐素养生成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优化音乐教学,需要围绕学生音乐学习的感知体验这一关键环节,往前铺垫设计任务学习单,明确学习路径;向后延展创设目标回眸的音乐实践,促进素养发展。目标导向架设起的有序深入的音乐学习路径,让学习过程事事“有的放矢”,确保课堂音乐学习效率。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