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以“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为例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文雯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

  第四,少数民族音乐采风(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链接)。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少数民族民歌的采风工作,并运用信息技术记录、创造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在“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活动与体验”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活动与体验”中,学生从欣赏与演唱、联系与对比、分析与阐述到评述与判断,体现了音乐能力与思维的进阶。此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深度学习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只有“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形成、发展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成为一个具体而丰富的人。(6)这一观点与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有着高度的契合。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其独特的魅力是在创造性的实践中,通过美和活动将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思想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塑造我们的人文精神。基于深度学习的音乐教学既符合音乐教学的规律,也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

  (四)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开展学习评价是为了了解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监测与调控学习过程、反馈与指导改进教学。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价,通过持续性学习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结果,并给予及时反馈,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教师依据持续性学习评价,及时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持续性学习评价通过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成效的判断,激励师生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以高中学段“少数民族民歌”学习单元为例见表3。

表3

  持续性学习评价能为教师的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的学习标准,让学习评价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综合。在这一过程中,教既是学,学也是评,教学评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音乐学科是以艺术实践与创意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制订适宜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能够更有效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评价,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综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教学基于教学实践模型,建构学习单元、提炼引领性学习主题、明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及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同时,在教学中侧重单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与发展性,强调学习目标的素养导向与可测性,注重学习任务的活动性与体验性,学习评价的持续性与即时性。深度学习是对长期以来教师的优秀教学实践的提炼、概括、总结和重新命名,通过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究与实验,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教学本质和过程的理解并使其改进原有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7)

  三、小结

  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根本都是为了优化学科教学,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发展。音乐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是给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从音乐的视角出发,形成对音乐文化现象独有的价值判断,并投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为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音乐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注释

  (1)刘月霞、郭华主编《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2页。

  (2)同注(1),第45页。

  (3)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

  (4)日本学科教育学会《新型学校课程的创造——学科学习与综合学习的结构化》,教育出版社(东京)2001年版,第81页。

  (5)郭华《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2期。

  (6)同注(1),第51页。

  (7)同注(1),第3页。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