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以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为例
三、教学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增加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本研究进行了以“丝竹乐”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来阐述笔者自己的设计思路。
(一)教案实例
1.教材分析
《雨打芭蕉》选自初中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是广东音乐早期优秀曲目之一,属于中国民族器乐曲中的“丝竹乐”。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雨打芭蕉》这首作品的欣赏学习,了解广东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其主要演奏乐器,尊重理解不同地域衍生的不同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背景知识的拓展,情景教学的感受学习,在关注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意境进行积极的探索。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3.学习重点
欣赏《雨打芭蕉》、了解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
4.学习难点
提炼广东音乐风格特点。
5.学习流程
具体的学习流程见表1所示。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题化学习使单元内前后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形成联结,在与江南丝竹音乐的对比分析过程中掌握广东音乐的音乐特点和特征。在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时,学生会通过联想到知识的迁移,快速做到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素养的形成就是在知识的不断迁移和自我内化中形成的,由此可见,以主题设计的教学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意义[4]。
四、结束语
笔者本着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为教学案例,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基于核心素养之下,有望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加深学生对文化理解,进而有助于加强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杨功灵.如何发挥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247.
[2]周亮.课堂变革以“核”为贵——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变革思考[J].北方音乐,2018,38(17):159.
[3]张琳.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J].黑河教育,2019(09):77-78.
[4]姜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6(2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