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音乐课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析

作者:江苏省泰兴市湖头初级中学 唐红美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9   点击:

  五、加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实践

  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既不会凭空发生,又不会简单成就,必须依赖器乐演奏、作品欣赏、乐谱识读、音响探索、即兴编创表演、应用声音材料创作等具体的音乐实践。即兴编创教学强调即兴性,不需要学生提前做准备,这一实践不是为了创作出完美的音乐作品,而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5]。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以下3种形式的创造实践。分别为:借助二胡竖笛口琴乐器,结合人类或其他物体的声音,编创并营造相应的音乐情境;根据音乐旋律和作品内容,即兴开展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简短生活语言的编创和表演;利用教师提供的或学生搜集的音乐素材,由学生个体自主编创或与学习小组合作编创,采取乐谱形式完整记录下4-8小节的简短曲目或旋律。

  比如,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舞剧《天鹅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组织学生试唱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以“天鹅”为主题的一段旋律,以及后续的3个舞蹈场面,启发学生从双簧管、响板、小号、弦乐器、小提琴、长笛、竖琴等乐器的交相变换中,捕捉王子、公主、魔王等的人物关系和情绪变化,感悟神话故事对于生与死、爱与恨、善良与凶恶等人生主题的探索。然后,组织学生结合欢快、伤感、狂热、说唱等风格的“天鹅”主题,针对王子举起弓箭追逐并射击空中飞过的天鹅,公主向王子叙述自己被魔王诅咒的悲惨遭遇,王子受到魔王迷惑对另一舞伴许下爱的承诺,王子和公主抱着生死与共的悲愤跳入洪流的4个故事情节,自主或合作开展音乐舞蹈、音乐剧本、音乐小品等创作。通过音乐创编的实践,学生既感受到了追求真爱、崇尚善良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也发展了创新性思考、创造性表演的能力。

  音乐课程作为一门非具象感知的听觉艺术、一类非语义表达的信息载体,创新创造是其本质特性之一。在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等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创新创造元素的挖掘和应用,积极创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和机会,不限于运用建立开放而民主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活跃学生的创意思考与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创新观点与创造成果、加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实践等策略,为培养祖国需要、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1):55-65+166-167.

  [2]郭美娘.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19(01):16-18.

  [3]田怡.音乐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音乐探索,2001(04):87-90.

  [4]汤慧池.媒体时代的音乐教学创新[J].中国音乐教育,2014(08):53-55.

  [5]高晓蝶.即兴编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