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京剧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高邮市卸甲镇伯勤实验小学 朱蕾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4-28   点击:

  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包含了对京剧文化的教育内容。在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音乐学科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推进“京剧文化”走进课堂是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发展情况作出的综合考量。京剧文化在农村地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推进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改善这一现实情况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现实,讨论京剧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并结合京剧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京剧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京剧文化;音乐课堂;农村地区;小学

  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后,农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改善,但仍有发展空间。以音乐课堂为例,音乐课堂的变革在于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发挥音乐育人作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京剧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让京剧进入音乐课堂能够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工作注入发展新活力。

  一、京剧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

  1. 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京剧文化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在学习京剧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审美技能和表演技能。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学生所能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网络,纷纷扰扰的网络环境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也容易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出现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和渠道。让京剧文化走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挽救当代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而且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交给新一代小学生。

  2. 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京剧文化如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也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戏剧形式,京剧文化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早在近代时期,我国的京剧文化就已经流传至国外,国家还外派众多艺术表演团前往海外表演,京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进入现代之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京剧在国际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谈及中国,国际友人能联想到“Beijing Opera”和“panda”。大多数小学生对于京剧的魅力和影响力并不了解,让京剧走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京剧的影响力、学习京剧的历史,而且能够让学生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3. 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境界

  京剧文化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高雅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与“丑”尚未形成标准的认知,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陶冶情操的方式比较有限。日常生活中,可供选择的娱乐形式更是少之又少。京剧作品中融合了舞蹈、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极具欣赏性。学生在欣赏京剧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的体验,而且也会对艺术有一个完整且清晰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分清“美”与“丑”,在日常生活中,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学生而言,还能在欣赏京剧文化的过程中品味京剧作品所传达的理念,助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补充京剧文化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能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京剧文化教学深度不够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文化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深度不够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对于京剧文化教学工作并不重视。一部分教师认为音乐学科并不重要,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敷衍了事的心理,影响教学质量。甚至一部分教师直接将音乐课程留给学生自由开展活动,使音乐课程丧失了其教育价值。尽管教育部门提高了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的思想比较固化,教育观念并未改变。在教师对音乐课程教学并不重视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对京剧文化教学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对于京剧文化的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之中,学生在课堂上所能了解的内容十分有限,农村地区教师所能触及的领域比较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也直接影响教学深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缺乏对京剧的热爱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对京剧文化的热爱等问题,这同样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孩子本身所能接触到的领域和知识比较少,了解外界的方式比较有限,一小部分学生甚至不清楚“何为京剧京剧为何”,自然无法提起对学习京剧文化的兴趣。特别是京剧艺术作品的节奏比较慢、篇幅比较长,小学阶段的学生定力不足,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沉下心、静下气,沉着应对学习。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小学生追求新颖的事物、喜欢流行元素,相较于京剧文化,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将京剧文化视为“老古董”,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样不利于开展京剧文化的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教师毫无应对方法、不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使得京剧文化教育工作陷入僵局,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方式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 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不多,艺术类课程的教师更是很少,通常一个音乐教师需要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这不仅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而且无法保证音乐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设施比较差、环境复杂,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任教,导致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缺口迟迟无法补齐,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更重要的是,有关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工作比较少,音乐教师不仅缺乏培训机会,而且缺乏交流分享机会,大多数教师仅仅是了解京剧文化的理论知识,对于京剧文化的实践以及应用并不了解,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4. 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有限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文化教学中存在着校园文化活动比较缺乏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农村地区学校设施不完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农村学校的硬件设备无法支撑教师开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导致校园内缺少良好的京剧文化氛围,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了解更多的京剧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并未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京剧文化活动,校园内缺少社团、缺少比赛、缺少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教师在课堂上也很少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渴望参与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渴望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展开交流、渴望得到外界的关心,在缺少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