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游戏理论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实施与分析
摘要:皮亚杰根据其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它们分别与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本文通过小学音乐课实践与观摩体验,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皮亚杰游戏理论为设计理念实施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在皮亚杰游戏理论的角度下对课堂实践进行反馈分析。
关键词:皮亚杰游戏理论;音乐游戏;小学低年段;课堂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设计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仍保留学前期儿童具有的对游戏的兴趣[1],甚至企盼游戏活动;学生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 15 分钟左右,但是,通过组织活动做游戏,就能迅速吸引其注意力,甚至保持几小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儿童最熟悉、最乐意参加的活动。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认识社会、熟悉自然、获得信息、增长才干的。皮亚杰游戏理论下的音乐课堂分为三种游戏类型: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2],每种类型都具有丰富的游戏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类型 适用游戏类型 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创意实践 艺术表现
歌唱课 练习性规则性 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培养音乐美感培养乐观态度和友爱精神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学唱儿歌及其他短小歌曲,并能做到自然、有表情地演唱能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并能用不同力度、速度表现歌曲情绪
欣赏课 练习性象征性 聆听儿童歌曲和音乐形象鲜明、结构简单的器乐曲,并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能够听辨歌曲中童、男、女声和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感受、描述音乐中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打击乐 练习性规则性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并能用打击乐器合奏或为歌曲伴奏能用打击乐器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和音色,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创编1-2小节节奏型
律动 练习性象征性规则性 认识简单节奏,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简单节奏,并能对二、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能够用简单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要设计一套长期的音乐教学目标(见表1)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3]在教学目标里,内容包含歌曲、合唱、曲调、游戏、节奏教学等,每个单元教学活动都要依据具体的如歌唱、欣赏课教学目标对应实施。例如低年级节奏教学的教学目标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学习与掌握、合唱教学的目标为对固定节奏与视唱的学习等。在皮亚杰游戏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游戏课堂上,长期的音乐教学目标和单元设计也必不可少。首先,音乐课堂教学为集中注意环节,游戏为放松活动环节;其次,游戏环节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
二、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以导入、新授、拓展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设计,每个环节分别以皮亚杰游戏理论中的练习性、象征性、规则性游戏的理念进行实例设计和分析。以下为三种游戏类型的设计理念:
练习性游戏在小学低年段音乐课中的应用,应该使学生在体验音乐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如节奏、音高等知识的学习,应以听辨、感受的形式体验和理解音乐要素知识。[4]
象征性游戏在小学低年段音乐课中的应用,应注重音乐体验及情感表达,采用故事性的启发式引导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象征性的想像互动是创建象征性游戏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编创身体律动游戏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设计适宜的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或乐曲的理解,为实现综合性的律动游戏做好铺垫。
规则性游戏在小学低年段音乐课中的应用,应注意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具体的规则和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才能对其中的规则产生兴趣和理解,并完成音乐课的课程目标。所以,集体性的、规律性强的游戏规则更易于该学段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1.导入环节
音乐课堂中导入环节一般5分钟左右,即预热过程,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揭示课题做准备,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以及学生的简单参与。因此,以练习性和象征性游戏作为音乐课程导入环节居多,以下为导入环节音乐游戏的实践应用。
首先,练习性游戏导入环节。课例1《在钟表店里》。步骤一,复习中音do至高音do, 要求用柯尔文手势初步建立音高。步骤二,聆听引子部分,要求听辨乐曲片断中钟表走动的声音。设计意图:通过钢琴伴奏“音乐楼梯”、柯尔文手势、听觉、视觉与动觉上的辅助,帮助学生复习、感知和唱准中音do至高音do的音高位置,便于听辨。
谱例1,复习中音do至高音do。
谱例2,《在钟表店里》引子部分。
其次,象征性游戏导入环节。课例2《三只小猪》。步骤一,播放音乐,教师对小猪的动作进行模仿、编创律动游戏,通过播放音乐中动物的叫声,使孩子们听辨出小猪的声音,进而引出新课《三只小猪》。步骤二,播放音乐,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老师动作,并带着学生律动。设计意图:通过模仿“猪鼻子”、“猪尾巴”的动作,引起学生好奇心,揭示课题。同时,编创律动游戏使学生亲身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新授环节打开局面。
最后,规则性游戏导入环节。课例3《哈里罗》。步骤一:播放音乐《哈里罗》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游戏,学生模仿教师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步骤二:揭示课题《哈里罗》并作相关介绍。步骤三:教师讲述律动游戏规则,分别是摆头、拍手、拍腿和脚尖点地,学生模仿。步骤四:第一遍,播放伴奏,教师带着学生表演;第二遍,学生跟随教师踏着节拍围绕座位走一次队列;第三遍,增加难度,拍手改为与同伴击掌。第四遍,播放音乐,律动走队列回到座位。设计意图:设计律动游戏规则,在游戏中感知这首歌的节奏、速度与力度等,以便于内化至学唱的认知中。同时,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学会合作意识,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也起到积极作用。
2.新课环节
新课环节时间把握在25~30分钟之间,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音乐课堂中新课环节运用游戏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讲授新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此,此环节运用练习性游戏为主,辅以象征性、规则性游戏巩固所学。以下为新课环节音乐游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