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峰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1-31   点击:

  上图体现的是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基于“四感”培养、“三层”解构的学理构想,以听觉为基础,通过多种感官的亲身体验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循环往复中逐步形成音乐能力,产生音乐联觉,并最终形成较好的歌唱素养乃至音乐素养的过程。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和音乐学习所得的综合素质。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或实践),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① 如果将音乐素养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那么歌唱素养应属于音乐表现能力的范畴。当然,真正的歌唱素养也应该包括音乐理解、音乐创造和文化理解等综合因素。

  二、实践: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实践探索

  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学中应把握“以听为基础”的原则。歌唱教学对于学生耳朵的要求很高,要有辨别声音色彩和质量的能力,同时在合唱中要在听清楚他人声音的基础上合理地唱出自己的声音,并与之相融合。而要唱好歌首先必须学会用耳朵听音乐,音乐学习的一切根源是听觉,只有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音乐学习,才是真正的音乐学习。歌唱教学是小学阶段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无论是最初的唱游课,还是现在的歌唱课,歌唱教学都是小学阶段分量占比最重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歌

  唱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音乐教学质量的优劣。

  多感官体验的歌唱教学本着“音乐教学从音乐本源出发”的理念,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甚至嗅觉等,让学生以现有的感性音乐经验为基础,全身心地去感受、参与、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进而产生内心音乐联觉。总的来说,“多感官体验教学”可概括为两点:其一是“多感官体验”的“教”;其二是“多感官体验”的“学”。多感官体验教学要以学生现有的感性音乐经验为基础,以感性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以内心音乐联觉为重要的音乐能力,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途径。(本文来自中小学音乐教育网http://www.musicedu8.com/)

  笔者依据“四感三层”学理在全区开展主题为“童颜童声童心,入声入情入心——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试图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带领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能力,发展学生多感官表现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达成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目标。其中,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音乐课,体现了“四感三层”的学理,遵循了歌唱教学的规律,打通了多感官体验的教学路径,实现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当下,音乐教学总体上遵循“整体→局部→整体”,以及“体验→探索→体验”的教学程序和规律。在实践中,笔者提炼了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的基本路径,即“整体感知,多感官体验→局部探索,多层次展开→多元综合,全方位表现”的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多感官体验

  整体感知,是指听完一首音乐作品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音乐的整体领悟,是欣赏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音乐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欣赏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音乐知识、技能和乐感,对音乐进行宏观的理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