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峰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1-31   点击:
跟木琴唱骨干音木琴一声部,教师一声部木琴一声部,学生一声部木琴双音,学生二声部两架木琴分别伴奏,学生二声部。

  4. 音色统一,提升音感

  统一的音色、和谐的和声以及丰富的声音表现力是合唱的魅力所在。在能够辨别、运用不同音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演唱的音色,并运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这才是真正的合唱教学质量的体现。教师需要通过音色的统一与声音表现力的丰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感和乐感。同时,教师对很多作品都应该有演唱音色方面的要求,不论是单声部歌曲还是合唱歌曲。

  如《摇篮曲》要用轻柔的、暗淡的音色演唱;《种太阳》要用跳跃的、明亮的音色演唱。而在合唱中,要取得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要协调好声部间的音量、音色与音质,使之互相依存。

  (三)多元综合,全方位表现

  经过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教师最后要将之前教过的所有元素进行综合,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表演形式、拓展方式,全方位地生成或展示本节课实时的教学效果。美国曼哈顿音乐课程计划(简称MMCP),又称美国本土音乐教学法或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研究发现该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效果更好,因此被从专业领域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具体到音乐学习环境中,它最重要的着眼点不是教学方法,而是学习者在与音乐的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音乐体验,这是个人进入深层次音乐学习的通道。比如,歌唱教学通过听、看、思、唱、念、拍、打、奏、舞、写、画、评等多种途径的综合,达成学习目标。

  1. 多种表演形式综合表现

  音乐的表现形式很丰富,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取舍。在歌唱教学中,除了演唱之外,还有乐器伴奏和肢体表现等多种表现形式。同时每一种表现形式都可进行细分,如演唱可分为独唱、齐唱、合唱等;伴奏乐器钢琴、奥尔夫乐器和小型打击乐器等;肢体表现有声势、律动、舞蹈等。教师只有结合具体作品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组合,方能取得最优的表现效果。如《一只鸟仔》一课最后的综合表现部分,教师用鸟鸣声、流水声模拟大自然的声音作为引子,接着钢琴前奏慢慢进入,速度渐快,同时,学生用声势边做边唱,用小型打击乐器、响舌作伴奏和节奏补充,丰富了声音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流水潺潺,翠鸟鸣鸣,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多种组织方式综合表现

  由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的,因此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也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教师可采用两人面对面、四人小组、六人小组、马蹄形、内外圆圈、星星状散落等组织方式,如《一只鸟仔》一课运用内外圆圈的方式边唱边跳;《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一课用星星状散落的方式将乐器演奏、舞蹈律动、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以教学集体性为出发点的合作学习,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体的协同发展,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

  3. 不同音乐形式拓展表现

  音乐有不同的体裁和形式,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开阔的教学视野,要尽可能地在完成主体教学之后,适当地进行拓展性教学,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这是在无形中告诉学生音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埋下了音乐创作的种子。如在《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通过播放爵士版《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方式与学生一起体验、辨别。在学生用动作表现爵士版本后,师生共同用动作和歌声表现爵士版本的三个步骤,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癞蛤蟆”和“小青蛙”,拓展和延伸了教学体裁,进一步丰富了表现形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笔者以“四感三层”学理为理论支撑,运用多感官体验、感知和表现的方式,展开整体感知,多感官体验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