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基于音乐形态学在中国民歌鉴赏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牛琴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

  (三)民歌鉴赏中的人文形态基因

  在民歌鉴赏教学中,人文形态基因主要体现在不同族群所生活的不同区域的自然因素(地理与气候)、生产劳动、民俗习惯三个方面,具体内容要点见表3。

  通过分析高中鉴赏教材中歌曲《脚夫调》《槐花几时开》的音乐风格特点,从民歌鉴赏中的人文形态基因要点出发,可进一步探究其音乐特点形成原因(见表4、表5)。

表3 人文形态基因内容要点

表4 不同地域民歌音乐特点

表5 从民歌鉴赏中的人文基因分析两首民歌形成原因

  (四)民歌鉴赏中的词乐基因关系

  民歌鉴赏中的词乐关系基因关键在于把握唱词语调与旋律结构之间的“顺应”关系。这种顺应关系可以“直观理性”地用图示来表现。如在学习陕西绥德民歌《脚夫调》时,通过聆听知道其音乐形态基因为sol-do-re-sol构成的宽音列;绥德方言调值分别为:阴平:21;阳平:24;上声:42;去声55。以唱词第一句“四十里长湖羊羔山”中的“羔”字为例,可以坐标结构来表示唱词与旋律之间均是“上行”音调的顺应关系。

图1 词乐顺应关系示意

  上述比较形式是从微观的唱词层面进行比较,同样我们也可以将特定民歌中常用的旋律片段或形态基因与唱词调值结构之间进行宏观层面的比较,以说明词乐之间的顺应关系,词乐之间不可能是完全相顺的,当发生相悖情况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表现原理上寻求解释。

  (五)民歌鉴赏中的文化形态基因

  民歌与文化的关系可分解为唱词与文化的关系、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两个部分。从唱词内容与题材上,可以深挖地域性风俗习惯与人文历史;从音乐的形式与旋律结构上,可以深挖地域性心理文化结构与族群人文特质。如民歌《对鸟》以歌曲的形式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其唱词内容表现出浙江乐清地区的鸟类形态,暗示出该地区的自然风光;从唱词语音上的温柔敦厚可见江浙民歌细腻多情,又具有儿歌清新自然的特点。从旋律结构上,四句体起承转合的形式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在同音反复的核心旋律发展手段之下,儿童的天真淳朴跃动于音乐中。再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歌曲中运用了大量“啰儿”“郎郎扯”“匡扯”等衬词的加入,既是模拟川剧锣鼓的场面,营造欢乐的气氛,也体现了当地人说话的习惯,在句尾的时候习惯性加入各种表达情感、语气的衬词,以表现川渝地区人民泼辣、热情、乐观的性格。

  (六)民歌鉴赏中的演唱形态基因

  演唱,是将民歌中的所有形态基因及其文化内涵展现的动态的、主体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民歌欣赏中,应将演唱形态风格作为其总结性的、归纳性的、最核心的教学重点。对于演唱形态基因而言,在聆听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考察包括呼吸、发声、吐字、情感表达、肢体动作等相关因素,并能够做定性表述。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以下三个特质:首先是语言性,演唱形态的基础在于方言特色,也就是唱词形态风格的把握;其次是音乐性,演唱情感的抒发在于旋律的动态风格,也就是音乐形态风格的把握;最后是风格性,演唱的具体呈现离不开演唱者(歌者),有特色的民歌演唱总是能够凸显出一个歌者的自我风格,这种自我风格中既包含了族群或地域的共性,也包含了不同歌者的个性。把握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把握演唱形态风格的关键。

  总体而言,借助于形态学的基础,我们就可细化《教师用书》中所提及的“音乐风格比较表”,并将其中横向并列的七个项目进行归类,如此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