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拓展亦有“度”——拓展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吴春瑛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9-23   点击:

  1.“形”中见“神”

  音乐课堂的拓展既要有外在的“形”,即有拓展的材料,更要有内在的“神”,即通过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只有形神兼备,才能使课堂获得最大效益。

  在《第五(命运)交响曲》欣赏教学中,一位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回顾奏鸣曲式结构,然后进行呈示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欣赏。教师从音乐本位出发,让学生在“听、唱、画、动”等实践中体验两个主题的不同特征及相互联系。其中主部主题教学设计为:直接引出“命运动机主题”,通过“画旋律、唱旋律、动作表现”等手法深刻体验悲剧命运来临的情感,接着让学生完整倾听主部主题。在讨论主部主题音乐特征时,教师提问道:“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交响曲前就已经患了耳疾,他已经感觉到不幸的命运加快脚步向他走来。贝多芬是怎么说的呢?”紧接着教师出示主题谱让学生再次倾听音乐,此时教师通过指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以贝多芬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它屈服”结束主部主题的教学。在展开部的教学中,重点关注音乐力度的变化。教师边让学生听音乐边用指挥手势帮助学生明晰音乐力度的变化,然后出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四个小节的总谱,从音符标记中再次看到贝多芬作品强烈和丰富的力度变化,从而告诉学生,是贝多芬最先把“戏剧性”融入交响乐的创作中。

  以上案例,所选的拓展材料很简洁,分别为奏鸣曲式结构知识、贝多芬失聪病体描述、贝多芬的一句名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四个小节的总谱。这些内容通过巧妙的呈现方式适时地点缀在教学各环节,学生们在实践中感知、体验、表现音乐,在讨论中深化情感体验,在“节奏、旋律、力度、声部、曲式结构”等音乐本真的学习中升华审美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美感中显深度。

  2.“平”中见“奇”

  看似平常的拓展教学,只要教师恰当引导,就会使课堂活力四射,这就是平中见奇、凸显深度。

  还是以黄梅戏《对花》歌唱教学为例。执教教师通过“师生用黄梅戏音调问好——倾听《对花》音响并观看戏曲表演——了解黄梅戏发源地及黄梅戏有特色的吐字发音——演唱歌曲”进行教学。而后进入拓展延伸环节,执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在你脑海中,还有你熟悉的黄梅戏唱段吗?于是,《天仙配》《牛郎织女》的电影名就从学生口中流出。教师紧接着唱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第一句,学生马上接唱第二句。在接唱中,老师提示学生在吐字上注重黄梅戏的方言,行腔关注起拍明朗收尾轻柔。最后建议就用这个旋律来唱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于是出现了以下师生对唱:

  本堂课在学生自发的掌声中结束。

  这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教师仅仅用了一个问题铺设,不仅从理论上重温了今天的学习重点,而且燃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通过自创的歌词用黄梅戏的演唱方式来表现。歌唱教学由先期的唱会歌奇迹般地上升到唱好歌、会唱歌、爱唱歌,达到了歌唱教学的最高境界。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