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拓展亦有“度”——拓展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吴春瑛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9-23   点击:

  这位教师想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拓展学生知识面、激起倾听音乐时的情感共鸣,通过复习已学的歌曲拉近学生与作曲家的距离,通过管弦乐队编制中不同乐器组的介绍以便学生倾听乐曲时更能感受到不同乐器所表现的音乐情感,通过曲式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欣赏音乐的脉络、提高赏析能力。

  3.适时是关键

  怎样有效地发挥课堂拓展教学的优势,关键是拓展教学切入口的选择,要顺时、顺势,在教学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呈现,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九年级下册黄梅戏《对花》歌唱教学中,有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导入场景。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

  师:这样的问好大家非常熟悉,今天我们用音乐来相互问好师:

  刚才我们用了五个音,即中国民族调式五声徵调式中的主干音进行问好,现在我把问好歌变得更有流动感,但主干音不变。问好后,教师进入正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起源于湖北黄梅县、流行于安徽和湖北等地的黄梅戏,曲名叫《对花》,它的演唱特点就是像刚才我们师生问好一样,我说一句你接一句,旋律的特点也很像,现在马上来欣赏歌曲。”

  这位老师就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在课堂一开始通过“自创问好歌”的拓展教学,在融洽的师生问好歌中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对花”,并且用音乐性的、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引出本课重点,即“一问一答”的演唱特点和黄梅戏的旋律特点。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同时在歌唱学习前就明晰了歌曲的演唱特点和旋律特点,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保持同一性——教学拓展呈“厚度”

  一节好的音乐课的拓展材料不是单一、零散、孤立的,不是各内容的简单混合,也不是唱、跳、奏、编、演的大杂烩,而是目标统一、相互联系、前后呼应的一个整体,它们犹如一条丝线串起的珍珠,紧紧相依,光彩迷人。因此,拓展教学要保持教学主题的同一性,使教学拓展呈厚度。

  一位教师在设计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歌唱教学时,搜集了新疆人文资料、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新疆手鼓节奏及《青春舞曲》不同版本的演唱音像,然后对相关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课前,教师把王洛宾改编的多首新疆民歌剪辑制作好音乐,再拍摄好有手鼓伴奏、有舞蹈表演的视频。导入课时,让学生欣赏视频、学习舞步、演奏手鼓节奏,使学生上课伊始就感受到新疆民歌和舞蹈的韵味、手鼓节奏的特色,紧接着进入《青春舞曲》的歌唱学习。在学生学会歌曲演唱后,教师提供了两个版本的《青春舞曲》音像(一个是具有民族韵味的合唱版本,一个是青春、时尚的表演版本),同时把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表现的方式。同学们通过欣赏、讨论、准备,在展示中,有的小组用声势表现手鼓节奏边伴奏边演唱;有的小组为歌曲创编了新疆舞蹈动作边唱边舞;有的小组把“美丽小鸟……”放慢速度和放柔声音、“别的那样哟”改成轮唱进行演绎……最后,教师推出王洛宾这位中国民族音乐家、“西部歌王”简介,引导学生课后更深入地了解他、欣赏他的作品。

  以上课例中,王洛宾生平、民族舞蹈、典型手鼓节奏、不同版本歌唱音像的学习,都紧紧围绕《青春舞曲》歌唱学习主线。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了解、感受、表现、创作”等过程,充分展示了拓展内容的同一性,使课堂内涵显厚度。它就如一篇优美的诗作,首尾呼应,气韵贯通;又如一首美妙的乐曲,音律和谐,浑然一体。

  三、把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拓展见“深度”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音乐基本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4]所以,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拓展时机的切入、拓展内容的呈现方式等都要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的目标,使教学拓展更有“深度”。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