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学校音、体、美特长生协同教育的五大策略

作者:谢允礼 苑继华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关键词〕:音 体 美 教育 策略


  〔提要〕:


  学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当这个自组织现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形成宏观有序状态时,学校的音体美办学特色也就形成,当这个自组织状态稳定并进而扩大发展时,学校的音体美办学特色才能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学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宏观有序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系统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二是系统内部的音体美特长教育因素被放大到阈值,成为系统的序参量。所以音体美特长生协同教育就是要确保控制参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就是要促成系统的序参量产生并放大,即自组织的形成并扩展。学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中个子系统(部门、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等)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达到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就要注意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近些年来,音体美特长生教育已经成为部分中小学校,尤其是部分高级中学的办学特色。这种现象,用协同学的观点来看,它属于教育系统中的一种“自组织”现象。研究它的自组织规律,从中领悟一些管理策略,对优化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突出这一办学特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运用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对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我们多年的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的实践,总结出八大策略。


  一、确保控制参量策略


  协同学认为:“在协同学中,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至为密切。首先是环境提供给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的改变,才驱使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当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即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才能发生非平衡相变,即从无序到有序;系统之所以能稳定在有序结构的状态,仍然是靠外界提供的物质流、能量流作保证的,否则有序即将土崩瓦解。”学校属于社会系统,它的控制参量除了物质流、能量流外,应该还有信息流。素质教育的精神,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高考的录取政策,社会就业压力,学校竞争压力,以及师资、生源、经费等,都是该系统有序状态形成的重要控制参量。学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及维持是必须有这些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做保证的。


  教育系统是一个非平衡状态下的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的控制参量是以“流”的形式作用于系统的。这个“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其一,“流”的输入;其二,“流”的合成;其三,“流”的输出。这三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断流”,即失去控制参量的保证。一旦失去了控制参量的保证,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就将土崩瓦解。谨以生源为例,学校招收到音体美特长生(或愿意学习音体美特长的学生)才能形成音体美特长教育的特色规模,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体美特长学生,学校有了音体美特长教育特色,并且输送出了优秀音体美特长生,才能够吸引更多生源。反之,没有音体美特长教育特色,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体美特长生,就不能够争得理想的生源,没有生源也就没有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了。


  从系统自身角度看,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合成”环节。系统要从自身做起,这是系统“自组织”所必须的,从自身做起就是要把“合成”这个环节做好。协同学理论一方面认为系统的外部环境形成的控制参量,能够促使系统内部结构产生相变,同时另一方面认为,保控制参量对系统的作用又必须有该系统内特定的部结构做保证。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外因”,是系统相变的条件,系统内部结构是“内因”,是系统相变的根据。因此,学校的音体美特长教育特色的形成并发展,都必须倚重该系统的组织结构的优化,这是音体美特长生协同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各个部门的目标、职责及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各学科的协调,教学与训练时间的安排,场地器材的分配,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密切配合等等,都要为了“协同”而进行改革。


  本校的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的管理结构,出现过四种管理模式,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


  (1)“直线管理”,即由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直接与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和特长生接触的管理形式。施行这种管理结构,是因为当时的特长生只有几个,相关的教师也只有几个,整个系统的结构还没有形成,子系统(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近切并单一,容易协同合作。


  (2)“层次管理”,即学校各管理层都对音、体、美特长生教育开始发挥管理作用。学校的管理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层为学校校长、书记和分管副校长,中层为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教科室和办公室领导,基层为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按照加拿大管理专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说法,首层为“最高决策层,负责组织的战略决策和总体指挥事宜;”中层为“中层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决策;”基层为“基层操作部门,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首层、中层、基层的三个层次的“层次管理”,取代了“直线管理”,是因为特长生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起来,“直线管理”已经不能适应。


  (3)“年级目标管理”,即在“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加上了年级目标责任制,把基层的各个子系统用年级目标捆绑在一起。这是因为,在实行年级目标责任制之前,“基层操作部门”存在着不利于系统协同合作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年级组长、班主任、文化课程教师和专业训练教师协作性不强。教育管理学认为,“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协作性活动,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有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步伐作为基础,分散的个人不仅无力承受哪怕是很小的社会使命,甚至会出于有意或无意的个人动机而与这一使命相抵触。”由年级组长、班主任、文化课程教师和专业训练教师构成的基础操作层协作性不强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目标没有统一在一起,因此而缺乏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步伐。另外这样做,也是得到美国着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和自我控制”主张的启发。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将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教育加入到年级目标管理中,特长生专业训练这一领域就不会被忽视。近几年来我校音、体、美特长生队伍逐年壮大,特长生教育成果突出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管理结构已经产生了效率。


  (4)“分层目标管理”,即在各个层面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让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受统一的目标支配。这样考虑,是因为我们发现,实行年级目标管理后,年级组长、班主任、文化课程教师和专业训练教师协作性明显增强,但中层管理部门相对而言协调性和管理积极性不足。原因就是年级的目标与他们无关。在研究“层次目标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小层次结构问题,即人员分工问题。美国的迪思.乔斯瓦尔德在他的《协同与成功――组织效率管理论》一书中说道,“组织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功能应该归功于简单而合理的分工原则。”迪思.乔斯瓦尔德说的“简单而合理”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


  本校的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结构的不断形成并完善是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自组织结构形成的一个实例,它说明随着外部环境的控制参量增强,学校内部的系统结构也在不断的改变,从无序到有序,进而达到更高的有序;同时也说明,只有不断优化系统自身的组织结构,才能确保控制参量对系统有序状态的控制作用。


  当然,输入环节也是不能忽略的。例如,生源的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合成”环节的质量;师资也很重要,没有好的师资,“合成”必然会受挫;有些政策信息很关键,把握不好“合成”还会流产。这些都需要在协同上做文章。


  二、组织促成自组织策略


  学校的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结构,因为它的形成不是外部指令的结果,而是子系统自发组织的结果。这个系统的有序状态的维持并且向更高有序状态发展,都应该是这个系统自组织的维持和更大范围的扩展。然而学校是组织系统,它是上级等外部指令下的“人造结构”。它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都属于组织管理。那么,它在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自组织形成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了作用呢?一方面,当学校的外部环境的控制参量(包括上级指令)对学校起到控制作用时,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必然要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因为这些变化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局面(如音体美特长生系统),那么,学校的各个组织机构便参与了自组织,是自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学校的各个组织机构对其所属下达指令,实施管理时,它又成了下属各组织系统的外部指令者(即控制参量)。可见,学校的组织管理相对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它应该是学校该系统中的一个结构部分,伺服于本系统的序参量;针对其下属结构(教师、学生等)而言,它是下属子系统自组织的控制参量。也就是说,学校组织管理是本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管理的目标就是促成自组织状态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展。


  根据这一观点,学校对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统一意志,协同合作,积极自觉的要求来开展。以一个年级组为例:学校给这个年级组规定了班额,配备了教师,安排了课程,制定了作息时间,下达了教学任务等,年级组的各个成员每天就按照这些指令来工作,这是典型的组织结构。要想形成一种自组织状态,就要让外部环境对这个年级组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如,教学任务的强大压力,教学奖励的强大刺激,各组之间的竞争激励等等,该年级组的成员(师生)可能会在年级组的荣誉意识、质量意识、勤奋工作意识、刻苦学习意识上形成强烈的共识等。如果这样,序参量就会产生,自组织系统就会形成。


  总之,学校组织管理是可以促成自组织形成和发展,并且必须促成自组织形成和发展。自组织一旦产生可能还会促使组织进行改造,甚至还可能推翻组织


  三、组织分工策略


  既然将各个组织结构看作系统,既然把对组织的外部指令可以视为系统自组织产生的条件,那么组织分工就非常重要了。 [美]迪思.乔斯瓦尔德说:“组织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功能应该归功于简单而合理的分工。”迪思.乔斯瓦尔德给我们即强调了分工的重要性,又给我们提出了分工应达到的标准――“简单而合理”。“简单”是指分工要责任明确,合作关系分明;“合理”是指分工要因人而用,任人唯贤,要度量准确,定位恰当。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于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教育管理。


  四、抓主要矛盾的策略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在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教育系统中,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那么,哪是主要矛盾呢?


  从高考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来看,教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领导的“传导”和“变压”而感受到压力的。从子系统之间合作关系看,领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扩展到学生和家长那儿去的。因此主要矛盾应该是领导与教师的矛盾。抓住了这个矛盾 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所以,管理者应该处理好自己与教师的协同合作关系。


  五、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策略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那么,在子系统相互关联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协同论在分析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时指出:系统中实际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种状态因素,每个状态因素都有可能使一部分子系统之间产生关联,但绝大多数状态因素都是快变量,它们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因这些快变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也是暂时的或瞬间的。系统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状态因素是慢变量,它们在系统中影响力大,作用的时间长。因这个或这几个慢变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会逐渐扩大,以至于系统演变为有序状态。系统中的慢变量,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学校音体美特长生教育系统中学校领导就是慢变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慢变量,在学校、家庭、社区系统中,学校就是慢变量。这些慢变量影响力越大,子系统拥护、支持的程度越高,系统的自组织程度就越高。因此,抓住了这些慢变量,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矛盾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毛泽东?实践论[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郭治安 沈小锋 ?协同论 [M]?超星数字图书馆,1991?


  4、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 超星数字图书馆 ,1988


  5、〔美〕迪思.乔斯瓦尔德?协同与成功―组织效率管理论[M]? 超星数字图书馆,1991?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