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谈小学音乐课堂的创造教学

作者:林景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9-25   点击:

  (2)即兴创作。

  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它往往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小学的音乐创作活动,无论是音响探索、综合性创造活动还是音乐创作都可以尽量多地采用即兴活动。即兴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它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们对于这种即兴的创造活动充满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进行节奏练习时,在黑板上出示一句简单的节奏:×× ×|×× ×|,请学生用语言来即兴表示节奏。于是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地编了起来:小白 兔|蹦蹦 跳|乖宝 宝|快快 睡|,接着再请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编一个节奏,大家一起来编创,也可以加上旋律来唱一唱,舞一舞。或者按节奏读短句,让学生说出节奏型,等等。如此简单的即兴编创,却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再如,中高年级即兴创作活动可以用歌声或乐器进行“节奏问答”“旋律问答”等。随着学生音乐学习经验的积累,音乐能力的提高,在较高年级可以在继续保留一定的即兴性创作活动之外,可逐步进入非即兴性的创作练习(如按要求编写、创作曲谱)。

  (3)听觉想象。

  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教师要注重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先描述,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欣赏《春节序曲》时,先让学生欣赏全曲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并用语言想象描述一下,学生各抒己见,接着分段欣赏,对比第一部分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场面(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然后请学生分组用乐器,动作或者绘画表现这两个主题,于是就看到学生们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过节的喜庆气氛,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主题音乐的美,同学们凭借生活经验,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绘制了一幅“欢庆春节”的想象画。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以上这些方法为音乐创作打基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儿童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音乐创造教学实践的思考

  教学活动能否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密切相关的。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发,创造学生感兴趣和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情境,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活动,尽量降低创作的难度,采用发现法、探究——研讨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不用固定的答案模式去束缚学生的思想,重在学生参与,发掘创造性潜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佳表现艺术。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公正、科学、创新的评价,使他们感到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对于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该予以关注,尽量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发展其音乐创作能力,有时还要给他们介绍一些专业创作知识。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为适应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他们学生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创新精神。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新天地。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