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音乐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彭吉象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0-24   点击:

  自然美育其实也是美育的重要方面,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壮丽的河山、日月星辰都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唤起理想与激情。我在北京大学学习美学时的另外一位导师是杨辛先生,他今年正好100岁。我们学生希望今年给他办一个祝寿活动,我打电话给他,杨辛先生却说他没有时间,他正忙着在泰山新办一个书法展。其实泰山已经有一个杨辛书法馆了,因为杨辛先生作为原来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主任,一辈子强调自然美育,他本人曾经数十次登上泰山,对泰山很有感情。当年泰山申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杨辛先生是重要的参与者。由此可见,自然美育本来就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美育同样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各种社会设施,比如美术馆、音乐厅、歌剧院等的美育,以及社会环境,比如城市环境、校园环境等的美育,还有社会日常生活美育,比如家庭美育、社区美育等。总而言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和艺术教育,需要同社会美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学生营造一种审美的环境与审美的氛围,这是关于综合性,我给大家做以上这四个方面的解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今天讲座的最后一个大问题,就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首先是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这是本次课标修订最重要的一个亮点,义务教育阶段16门课程都要提出自己的核心素养,我们也为此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核心素养是课程与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或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

  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分别给大家进行解读之前,我需要强调的是: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是艺术学科比较上位的核心观念,它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对人的艺术成长要求的描述,课程目标是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基于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特征而提出的具体目标,体现学科内容、活动特征与学生特征。所以讲课程目标,首先必须讲核心素养,因为它是上位的、高位的,会贯彻到下面来。如果不把上位搞清楚,那么光讲下面是不行的。

  第一个核心素养是“审美感知”。怎么来理解审美感知呢?实际上,审美感知能力是学生基本艺术素质的体现,也是开展审美创造的基础性能力。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逐步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儿童在非常年幼的时期,便已积累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审美感知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其研究指出,人对于某些食品的爱好是15岁以前形成的。确实如此,我是四川成都人,我10岁以前吃辣,到现在也吃辣,真的一辈子改不了。人的审美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你15岁以前爱看高雅的艺术作品,爱听高雅的音乐,那么你可能以后都会是这样。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非常关键,关乎人一生的审美习惯或审美爱好。

  心理学认为,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具体包含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五种。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因此,知觉比感觉要高一层,感觉只是把握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是从整体上把握。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审美知觉的完成常常是迅速的、带有直觉性的,所以审美感知往往具有直觉性。

  当我们在中国美术馆看到罗中立先生的油画《父亲》时,往往一下子就会被震撼,之后才会慢慢去想,这幅画为什么好?究竟好在哪里?可以说审美的一个特点,就是先震撼你,然后才会去考虑它为什么好。审美感知同人类的其他感知不一样,其他的感知是因为好我们才去看它,审美是个体先感知受到震撼,然后才能慢慢理解它的美。

  为什么会这样?西方格式塔心理学(又叫作完形心理学)认为,在审美知觉的过程中,你过去的经验或习惯会积淀成一个图式,之后又会因为某些特定的期待来决定图式的选择,从而产生同形同构的审美关系。我在《艺术学概论》这本书里面简单地解释了一下所谓同形同构关系,就是说在看到美的事物时,比如一处美丽的景色,它正好跟我们心里面的图式同形同构,符合我们的审美期待,就会产生美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先生讲过:“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意思是太似不行,就是媚俗;不似也不行,实际上就是欺骗世人,就好比一些所谓的抽象作品,谁也看不懂。所以“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同形同构可以理解为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或者按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里讲的“距离说”,就是审美心理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审美心理的距离太远不行,太近也不行,只有在恰当的距离上,也就是正好的审美距离时,才能给人带来美感。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审美感知。

  第二个核心素养是“艺术表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着审美感知能力的增强,其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意愿也会越来越强。艺术表现就是引导学生开展初步的构思或者艺术创意,选择材料或技法,探索表现方法,模仿或创作作品,演出或展示交流,在艺术感知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艺术表现。

  我们知道,艺术表现中已经具有了大量艺术想象的成分,但是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往往模仿的成分比较突出,所以艺术表现中的想象基本上都是再造性想象。我在《艺术学概论》这本书里面讲道,人的审美心理一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是感知,第二是注意,第三是情感,第四是联想,第五是想象,第六是理解。其中,审美心理中的想象又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再造性想象,即通过模仿在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类似的新形象;另一种更高级的想象是创造性想象,即不依据原有的资料而独立创造出崭新的形象。

  有教师问我,在艺术课程标准涉及的四个核心素养中,“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非常接近,它们之间有区别吗?我认为,虽然这两个核心素养很接近,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总体上讲,艺术表现可能更多的是运用再造性想象,就是模仿,或在模仿的基础上扩大一点就行了。但创造性想象就要自己去创新,这比再造性想象要更高出一节,后面要讲的创意实践,主要就是运用创造性想象。所以艺术表现具有再造性想象的属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创造性想象,也就是下面要谈的创意实践。

  第三个核心素养是“创意实践”。从一定程度上讲,艺术创意实践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创意实践活动往往具有某种原创的意义。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