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如何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柴志远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主课,但是在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必不可少。音乐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其教育展现形式让学生有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感触,与文化课的学习相辅相成。高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把音乐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喜欢音乐,受到思想的启迪。如何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点对此做一阐述。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作为学校的音乐学科教育,自然也不能出乎其外,它一刻也不能(也不曾)离开生活。要达成这样的理想境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给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新的启示:我们的教学实践必须要注入生活的内容,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音乐教学生活化。


  音乐学习中,乐理、乐谱、节奏等专业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不能熟练的掌握,死记硬背的学习效果根本不理想。教师如果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换成学生能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情况下对知识的理解一目了然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把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容易从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经验中找到感觉,便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并不是唯一根据,教师要把教材与生活构建起来,展现活泼的学习方式,让枯燥的音乐学习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例如:我用很多流行歌曲来教学生,学生们愿意听,喜欢唱,激发了探究歌曲音乐专业技能的兴趣;在教学民歌的演唱技能时,学生们可以从各地的民族歌曲中获得启发,像《茉莉花》《南泥湾》《敖包相会》等等,学生可以了解山歌、小调、号子等不同的民歌特征;通过影视剧拓宽学生音乐欣赏的范围。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抓住音乐本质,画面和音乐的动感结合,有助于学生增强理解。如在欣赏爱国歌曲时,播放爱国题材影视剧的片段,学生会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人民的爱国行动,升起爱国主义情感。


  二、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有了大的改观,但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要其他学科的教师替课;学生对音乐课程不重视;学校音乐设施缺乏;教师教学传统等。通过以上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忽视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要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就要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这就需要总体上做到一方面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校之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既要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要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中,校级领导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敢地当一个教育实践的领头羊。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此外,教师要从自身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高度的事业心,对学生负责,在教学上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把音乐教育看成素质教育建设,培养人才的大事来抓。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评定教学效果如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外国谚语有句谚语说得好:“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说明了领头人的重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必须重视自我素质能力的提高。第一,教学是教师个人经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自我加压,多向同行学习,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音乐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将学生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爱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中逐步提高他们感受、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以教材为纲,组织教学素材。教师只有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素材,也才能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课堂有用的。第三,课堂上要敢于放手,暗示要适度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是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课中尤其要做到“少说多听”,要做到暗示适度。音乐课上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包括环境暗示、言语暗示、体态暗示、闲逸暗示等,力求把学生的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使“有意识”和“无意识”充分协调。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暗示的相互作用,建立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内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第四,注重主体感受,不轻易把音乐情境化。《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把音乐情境化,也不能随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第五,教师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立体化、生动化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更加广阔,思维变得活跃,提高了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能愉悦、积极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能够接受音乐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探究思考,受到思想的熏陶。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完善自己,摸索出一套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途径,为切实增强音乐教学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