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音乐特色学校音乐课程建设初探

作者:吴光宗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作者:吴光宗 岳阳汨罗市三中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特长生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要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方式普及全体学生。18年来,我校以音乐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地构建了音乐特色教育体系:坚持面向全体师生,以音乐为载体,树立大美育观,使师生在浓郁的美育氛围下形成完美的人格,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我们打破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实施模式,开展了以社会需要、学科价值和学生发展为基点,课内与课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面向全体,夯实第一课堂


  夯实第一课堂主要是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对音乐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打破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在实施新课程中做好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设一些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领会《课标》,开齐课程,全面落实音乐教学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遵循音乐艺术教育规律,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开齐开足音乐必修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以及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气质修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合作,学科渗透,强化音乐美育功能


  我们尝试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音乐艺术教学。例如,语文课教学中重视诵读教学,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上我们进行了听音乐想象诗歌意境、配乐诗朗诵、给诗词谱曲演唱等有益的探索。体育课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培养学生对动作的节奏感、韵律美的感悟能力;将体育锻炼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开展“健美与韵律永伴人生”的系列活动(包括“律动人生”课间操活动、女教师集体广场舞、男女教师国标舞等多项活动)。其他学科也加大了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艺术元素增强教学实效的尝试。


  (三)宣传到位,全体参与,打造校园音乐文化。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园网、音乐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构建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使师生时刻受到高雅音乐艺术的熏陶。我们在起床、晨练、课间有计划播送轻音乐,把铃声换成悦耳的音乐声,舒缓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每班自己作词、谱曲有班歌;每天一歌(15分钟)列入学校作息时间表;利用音乐文化长廊、板报等形式,向师生介绍音乐欣赏基本知识,音乐与审美,世界音乐文化,世界音乐名人,中国历代音乐名人轶事,民乐十大古曲典故,少数民族音乐简介,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各地戏曲及其特点,世界舞蹈系列介绍,中国现代音乐百年纪念,音乐会上的礼仪等等,让人一走进学校就能感觉到浓浓的音乐文化氛围。


  (四)深入民间,吸收养分,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我们结合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各种民间艺术,如花鼓戏、山歌、皮影、唱道情、龙舟竞渡号子、端午习俗吟咏等艺术中蕴含的音乐养分,积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我校在原有音乐课的基础上,尝试自编了《我爱音乐》系列教材,内容包括:理论篇,鉴赏篇,形体篇,歌唱篇,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张扬个性,丰富第二课堂


  丰富第二课堂主要是针对那些对音乐教育有兴趣或有一定音乐潜能的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展现他们的才华,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学校特别重视综合性艺术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牵头,会同相关人员认真组织和实施,充分营造校园艺术氛围,使之成为能充分展示学生艺术才华的舞台。


  (一)“律动人生”大课间操,舞动青春。


  根据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音乐艺术教学的原则,学校将体育与音乐相结合,对大课间操进行改革,开展“律动人生”大课间操活动,时间为30分钟。如果天气晴朗,活动由拉丁舞、健美操、武术操、街舞等四个方阵组成,由学生自选其中一项在大课间操时间内到操场进行锻炼和展示;如遇天雨,则全体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室内进行自编室内韵律操锻炼。“律动人生”大课间操活动,每个月各方阵间进行一次自选流动重组,提倡学生参与选择更多的锻炼形式。“律动人生”大课间操打破了以往分年级、分班级规定内容、规定队形的年级、班级界限,由学生根据个性爱好,自选项目重组方阵,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大融合,增进他们的多边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二)广场“卡拉OK秀”,秀出个性


  学校投资八万元,在运动场设置广场“卡拉OK秀”。不论春夏秋冬,每晚第一节晚自习结束,学生们就会涌向操场,高歌30分钟,激动30分钟,欣赏30分钟。每场“卡拉OK秀”约有八九名学生演唱。每晚演唱者不同,各班轮流,前一天报名,主持人编辑好连续播放的曲目。灯光璀璨,主席台就是舞台,同学们既是表演者也是观众。当演唱者表演时,周围1000多名学生认真倾听,当演唱者唱到动情处,围观的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和,当演唱者表演完时,围观的学生又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央视网、中国教育报的记者都曾亲临现场,深有感触:“毫不夸张地,可以认为是全中国最大的卡拉OK!” 《中国教育报》在2011年8月18日头版《为孩子灵动智慧搭建舞台》对我校开展广场“卡拉OK秀”活动进行了综合报道,肯定其在激发学生兴趣、张扬个性等方面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艺术节,绽放风采


  艺术节涵盖10多项小活动,历时两个月,是我校文化艺术活动的一大盛事,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现才华的舞台。在整个活动期间,校园成了师生歌舞的海洋,艺术的殿堂。师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体验到了美,在艺术的殿堂里感悟到了美,从而获得了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艺术节的举办,不仅展示了学生极为丰富的才艺,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活跃了校园文化,促进了交流,增强了友谊,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


  (四)“社团超市”大选修,靓丽人生


  我校把每周日下午定为社团活动时间。社团活动由德育处具体负责,目前学校已成立文学社、舞蹈社、声乐社、棋社、播音主持社、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12个学生社团,各社团都有固定的指导老师。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的参与率达100%,每位学生至少掌握1--2项特长。社团活动贯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特长生的传、帮、带作用,每个特长生带一两个普通社员,在业余时间和社团活动时间“传授”技艺。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大面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繁荣了校园文化,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三、提升专业水平,做精第三课堂


  做精第三课堂就是对具有音乐专业特长、以参加音乐高考升学为目标的音乐特长生进行精细化、科学化地辅导,为他们实现专业上的突破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最有利的条件。我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兴趣小组能力提升为途径、以培养特长生为目的,组织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主要学习声乐、舞蹈、器乐等专业知识。学校在18年音乐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总结和完善了《市第中学音乐特色(音乐专业特长)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每一个音乐特长生实现专业和文化上的突破,能顺利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深造。


  (一)面向全体,重视基础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推行音乐教育,注重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关注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是发现、培养大批音乐特长人才的必由之路,为我校发现大批音乐创新人才、优秀人才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分层培训,实现专业突破


  我们把音乐特长生三年的专业提升训练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高一开始至高二第一学期末,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根据学生意愿,对在“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中涌现出的具有初级音乐专长的学生进行分层,因材施教,确保大量后进层面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的目的,同时也确保少数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吃得饱”;第二阶段是高二第二学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培优扶困”。 即按照第一阶段末的层次水平再次进行分层,着重基本技能的锤炼,提升教学难度,在整体推进中拔优晋级,让相当一部分优生更优,并对未能达到拔优晋级的学困生再次重组,集中一切力量“扶困”,进行整合提高。这一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已做好了较为充分的考前准备,具有中上的专业水平;第三阶段是高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力水平。即深研学情,化整为零,个个击破,以培养适应个人最佳发挥的应试能力水平为主旨,安排大量的实战演练(模考),兼心理调适及最佳考前状态激活、专项强化提高等;第四阶段是专业高考备考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合理分流,调适考前状态,坚定考试信心,促进稳定发挥。首先采用整分结合的教学方式全力以赴搞好专业省内联考,然后在省外院校招生考试期间帮助学生澄清底子,凸现专业优势,选择报考相关学校,搞好合理分流,避免强势内耗。特别是对未过联考线的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指导他们在外省院校的报考、考试中拿准考好。


  (三)搭建平台,促使自主发展


  我校还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的办法,为专业生搭建展示平台,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请进来”就是聘请专业水平高的专家教授或从我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来校指导,攻克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推出去”就是组织专业素质高的特长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比赛等,以达到锻炼心理素质、丰富表演经验的目的。而这些优秀特长生取得成功获得荣誉的事例又会激励其他专业生更加用心、刻苦地学习,将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内化为一种情感需求,从而实现自我追求、自主发展。


  (四)因材施教,夯实文化基础


  基于高考的特点和艺术生的实际,我校对音乐特长生的文化课教学坚持以下原则:


  1、“低起点,小步走”的原则。文化课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基础为主。教学目标上,降低要求档次,注重基础,确立每节课、每周的阶段目标,通过对阶段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的原则。通过课堂提问来分层,按易、中、难的问答让学生作答时“对号入座”,让不同层次学生体验成功;通过课后作业分层,将基础题、中档题或提高题分配给学生,鼓励学生跨层作业;通过教学评价分层,由于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达标的要求有差别,评价以鼓励为主。


  3、“激励为主”的原则。音乐特长生中学困生的培养难度相当大,我们要求教师调整好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多与学生交流,多用言语激励,目标激励。


  4、“点面并重”的原则。不放弃一个学生,抓“点”是为了培养冲击一本的优秀毕业生,抓“面”则是尽可能地提高二本升学率。要帮助学生找准增分科、找准增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尽一切所能提高文化成绩。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备课组深研学情,要有区别于文化生的“特区教育”的另教案、另教法、另要求、另测评,并狠抓落实。


  (五)整体推进,落实“三级管理”


  管理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须有不同于管理文化班的治班策略。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从学校层面上来讲,对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的管理严格落实“三优先”、“三落实”的制度。“三优先”就是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的文化教师配备优先,音乐专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优先,专业教师培训、评优晋级优先。“三落实”:一是落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专业生的专业辅导上,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的办法。


  从年级管理的层面而言,建立了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整体负责制,年级组定期对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进行“双月专业模考制”、“单月文化模考制”,并落实考后的系列督导。一是搞好检测后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从小组基本情况统计,看小组整体优势,提出有待加强的方面;从年级全体音乐生总分的分段统计,看优秀学生的分布与变化;从单科优秀、人平分统计,为科任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从专业成绩统计与分析,来采取阶段性的专业培训措施。二是开好五个会议,与小组主任、小组科任教师保持亲密联系,长期沟通,以促成精诚合作、高效运转的良性循环效应:小组会议上,小组主任讲评学情;年级学生会上,年级组长表扬先进,分析情况,提出总体要求,兼学习动员;小组科任教师会上,小组主任统领全局,落实培优辅后;师生信息交流会上,师生互动,调试心理,寻求对策;年级教师会上,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出台方案措施。


  从对音乐特长能力提升组的管理的角度而言,就是建立以小组主任、小组指导老师为核心的班组整体负责制,抓好班组建设,创建优良学风。一是构建好小组运行机制,落实小组主任、小组指导教师主导下的小组培优形式;二是坚持长期系统性地搞好小组主任、小组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坚持谈话制度,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把握学生的动态发展;四是科学引导,严格要求,注重人文关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五是狠抓学生秩序管理,突出全面性、持久性。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