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低年段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扬州市育才小学 高慧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

  合唱团内学生的音色是否统一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合唱的质量。特别是对于演唱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的班级来说,学生的音色是否和谐统一更是影响合唱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尽可能地统一学生合唱时的音色,教师每一节课都需要紧密关注音色矫正训练。首先,应该用贴近学生的声音开展教学,示范时要尽量发平的声音,控制颤音。其次,为了训练学生能够有控制的发声,教师可以教学生运用头声发声法,而运用弱唱是获得头声发声法的重要手段。合唱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弱唱,这种弱唱是弱而不虚,而不是无力松垮的唱。

  三、巧用教材,提升能力

  教材中的歌曲是经过国家审定的适用于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巧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既符合实际,又有助于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一)提取训练素材

  研究教材,从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提取合适的训练素材,不会额外增加教师教的内容,也不会增加学生学的负担,反而会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

  如为了强化一年级学生音准的建立,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大鼓和小鼓》时,笔者提取了歌曲的第一句旋律(如图1)作为发声训练素材,既帮助学生建立并巩固了“do”“mi”“sol”三个音的音准,同时还强化了歌曲的铺垫性教学。

  图1

  (二)合理增创曲目

  梳理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时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多具备二声部素材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开发和编创,形成了简单易唱的二声部旋律曲目,增加了教材中的合唱内容,持续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提升合唱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的《草原上》是一首蒙古族的歌曲,旋律优美悠长。用于合唱时,我们将歌曲的旋律进行简化,选取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唱成长音,形成蒙古长调感觉的哼唱旋律(如图2),既降低了合唱的难度,又丰富了歌曲的声部表现,使歌曲所表现的草原风情更加浓郁。

  图2

  在创编二声部旋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合唱技能水平进行合理创编,注意编配结果的可行性。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编配的二声部旋律不宜过难,要多采用具有歌唱感或是固定音高的旋律,让学生在合唱中经常有成功的体验,持续体会到合唱的趣味,以更好地激发合唱的动力。

  (三)营造和声效果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多种方式营造和声效果,提高学生对和声的感知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1.用乐器营造多声部音响效果。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提到了多种乐器伴奏谱,都是生动的多声部音响素材。利用不同的乐器营造多声部音响效果,让学生从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中体会和声的协调与美,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热情。

  如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乐器却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如学唱三年级下册的《八只小鹅》时,就可以让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二声部的音高,同时让其他学生演唱歌曲第一声部,便能有效降低合唱的难度,同时获得良好的和声效果。

  2.用声势律动辅助区分不同声部。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声势律动来区分歌曲的不同声部。

  如在二年级下册《乃哟乃》一曲中,我们编配的两个声部的旋律情绪是不一样的,第一声部的旋律是欢快跳跃的,第二声部的旋律是优美连贯的(如图3)。在教学生合唱两个声部时,针对第一声部跳跃的旋律,我们让学生在座位上以按节拍拍左右腿的方式律动;针对第二声部连贯的旋律,我们以两拍一次的身体左右晃动作为律动动作。合唱时,学生掌握了两个声部不同的律动和旋律,自然能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