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的策略

作者: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万云云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8-27   点击:

  学生在音乐中练习,随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随音乐拍一拍。

  师:你能用节奏名读读刚才的节奏吗?

  教师出示节奏“XX X ”及节奏名,学生尝试边拍边读。

  师:你们还能想出用一些动作来表现这样的节奏吗?(同学们有的拍腿,有的扭腰,有的跺脚……)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播放《木瓜恰恰恰》的伴奏音乐,师生一起用同学们做的动作随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请继续聆听音乐,老师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师随音乐在“XX X”处念“恰恰 恰”)学生随音乐练习,并做一做动作。

  这节课上,老师并没有直接带领学生唱歌谱,而是带着学生反复地聆听音乐,通过有趣的活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音乐,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并掌握部分节奏,为接下来的识谱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关注各学段的识谱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低年级教学注重节奏和唱名,中年级教学注重识谱和视唱,高年级教学注重歌唱乐器。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点滴进步,适给予鼓励和表扬,不断增强孩子们识谱学习的自信。

  三、融入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传统的识谱教学注重了技能提高的单一性,多采用集体唱、小组唱、个人唱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能力提高的综合性。我们倘若能将识谱与听音、创编、欣赏、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则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在听音训练中提高识谱能力

  有了良好的听觉感知力孩子们才有可能将歌谱唱出来。因此,教学中在听音上下功夫,可以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感受力。如低年级的听音练习:请几名学生边听音乐边学青蛙跳,跳到讲台后认真聆听老师弹奏的音符,继而把用卡纸制作的“小青蛙”张贴到相应音符的“荷叶”上,再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唱这些音符,最后配上节奏连起来唱一唱,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演唱简单曲谱了。

  (二)在音乐欣赏中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以聆听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用作品的立意和情境美打动和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逐步提高识谱的能力。五年级上册《爱的祝愿》一课,聆听主题一,初听时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变化及出现的次数;再听后找一找每一乐句的异同处,带领他们随音乐轻声哼唱;复听中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旋律的线条感和连贯性。通过多遍的聆听赏析,学生再随琴唱谱就比较容易了。

  (三)在音乐创编中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创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探索和创作音乐的过程,其中包括对音乐节奏、旋律、表演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创作。在低中年级,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其熟悉的童谣对节奏尝试创编。

  如:童谣《炒蚕豆》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成以下一些节奏:

  炒 蚕 豆 ︱炒 豌 豆︱噼 里 啪 啦翻 跟 斗‖,

  炒· 蚕 豆 ︱炒· 豌 豆︱噼· 里 啪 啦翻· 跟 斗‖,

  炒 蚕 豆 ︱炒 豌 豆︱噼 里 啪 啦翻 跟 斗‖,

  炒 蚕· 豆 ︱炒 豌 豆噼· 里 啪 啦‖……

  又如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一课,学唱歌曲前我们可以将歌谱乐句顺序打乱,老师用琴弹奏每一乐句让学生聆听并唱一唱,引导他们尝试对这些乐句进行排列组合并连起来唱一唱,最后聆听歌曲,完整演唱歌谱,巩固识谱学习。课堂中融入这样的创编活动不仅增强了识谱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逐渐提高了他们的识谱能力。

  (四)在器乐学习中提高识谱能力

  乐器演奏是识谱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一。学生在演奏乐器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到乐谱上,用心掌握音符、节奏、音高、调号、音乐符号等,通过反复的听音乐练习,潜移默化中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增强识谱的能力。目前三到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都安排了竖笛口琴学习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统一选择其中一件课堂乐器进行教学,让器乐教学与识谱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