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初中音乐课改 >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金亚文主编)

作者:金亚文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第4章 音乐实验教材编写理念与特色分析
  ●实验教材理念
  ●实验教材结构
  ●实验教材内容
  ●实验教材呈现方式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实验教材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实验区使用《标准》实验稿中许多新的特点,如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实验教材的编写,紧紧把握了这些特点,力求符合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结构、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呈现方式,引起了音乐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第一节 实验教材理念
  一、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鲜明地体现在实验教材中。实验教材选择的作品格调品位高雅,情感内涵丰富,具有立意美、情境地美、音韵美、旋律美、配器美、伴奏美等一系列特点。所精选的歌曲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好听耐唱。欣赏教材体现经典性、注重时代性。作为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同时,中华民族也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应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实验教材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既展示了人类音乐文化的精髓,弘扬了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努力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以给学生更多思想的、人格的、精神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被子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陶醉,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实验教材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并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将音乐教材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载体和资源,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氛围,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地体现在实验教材中。实验教材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奠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所必须的催化剂。教材精选接近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音乐作品,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实验教材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操作、强调探究,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材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新生学生的差异,新生每一个学生学习方式独特个性的体现。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传统的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实验教材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阐述:“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三、体现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关系。实验教材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和谐、民族、真诚、温馨、互相关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而真诚,教与学相辅相成,师生共同成长。正如《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实验教材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本身具有教育性。教师和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之中,活动和交往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主旋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与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师生的交往、互动,使得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与生的角色是可变的,师与生的作用是互补的,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自己原来所没有的体验和收获,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充满情趣。这样的音乐教学使教师体验挑战,学生享受学习,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四、体现新的评价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验教材将这一理念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方式上有较大的突破。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而不是单一的、一两次测验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演唱、演奏、欣赏、音乐知识、音乐文化等,而不是以前的单项评价。新的评价机制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有兴趣地学习音乐,促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实验教材以《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与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能力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等等。在实验教材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描述性为主,重点是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与同学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情况。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了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和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例如“音乐是我的好朋友”、“音乐伴随我成长”、“新年音乐会”等栏目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和评价方式,展示学生音乐学习的成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编排、主持、评定、总结、相互交流和激励,发展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第二节 实验教材结构
  各版实验教材均采用了单元式的人文结构构建,突破了以往以课时结构、知识结构为编写框架的陈旧模式,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从人文角度出发,关注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一、单元结构代替课时结构
  以往的教材以课时为结构,一课时一歌一曲,音乐知识、视唱,过于具体、详细,对教学客观上限制得较死。这样的编排方式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教师没有一点灵活性,没有选择组合的余地,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师不可能有创造性地教学。教材是一咱资源,教与学也是一种资源。实验教材以单元结构编排给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增加了弹性,为教师进行教学组合与设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教学单元安排了三到五个作品,由于教材中遴选的音乐作品总容量较大,给了教师一定程度的选择余地,同时由于每个单元容量的不同,课时可由教师掌握,内容由教师自由组合,教师可以自己去选择去安排,这样每个单元的课型就丰富多了。以往的课时结构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有较大限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学习死板而被动。现在单元结构编排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己灵活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自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人文结构代替知识结构
  实验教材以人文主题的结构形式,代替了过去的知识结构形式。以往编教材是从学科逻辑出发,以学科为中心,贯穿着知识技能的主线。选择作品从学科、知识技能、识谱出发,不考虑学生是不是喜欢,学生需不需要。如为了讲授乐理知识“变拍子”,首先安排“变拍子”的定义,讲清什么是“变拍子”,然后围绕着“变拍子”这年知识眯找有关“变拍子”的视唱曲和歌曲,作业部分再设计一个有关“变拍子”的练习。
  又如:讲三连音,就选择《国歌》讲bB大调音阶就选择歌曲《接过雷锋的枪》等等。这种从学科出发,为知识服务的教材编写方式,造成了音乐学习的繁、难、旧、其结果不仅使教材在风格、题材、体裁等方面的多样性乃至艺术性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上造成被动地接受学习。
  实验教材的编写从人文结构出发,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逻辑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视角选择作品从学生终身受益的高度遴选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选每一首歌,每一首乐曲,都考虑到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有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学生所接受、所喜欢。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在大千世界多姿态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对话和相融,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顺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音乐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崇高,获得个体的自由与速率发展。引导学生用自己特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并创造出鲜活的、出人意料的经验来,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实验教材主要从发下几个方面来编选作品:
  (一)音乐与人
  选择与学生本身的学习生校园生活有关的作品。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主题内容是以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这种特定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在内容设计上首先以振奋人心的语句激励起学生对美好中学时代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其内在的自豪感。开头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编排了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主人公是学生自己。为了让学生多感受、体验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为了体现新的教学方法,课本提示学生:“听录音、学唱歌”,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先识谱后唱歌,并在歌谱相关处分别用拍手和敲三角铁表示,让学生边演唱边为自己伴奏,在有拍手记号处拍击节奏X XX ;在△处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这样较单纯唱歌丰富得多,课堂气氛也会活跃得多,更能体现出21世纪中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探索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动、调节,这样学习学生会感到非常有趣,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飞来的花瓣》是一首歌唱人民教师的佳作。在《飞来的花瓣》这首歌的前面有这样一句话:“亲爱的老师,9月10日是您的节日,我们为您献上一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浓浓的爱。课本的欣赏曲目限定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中,安排了欣赏歌曲《校园的早晨》。整个单元曲目都是歌唱学生自己、歌唱老师、歌唱学校,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校园生活,学生自然感到亲切和喜欢。又如湖南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音乐在我身边》,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音乐,为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选配恰当的音乐;第八单元《少年好时光》开头瘳瘳数语便勾画出一幅美好的校园图景:“阳光洒满我们的校园,风儿吹开我们的笑脸,歌声唱出我们的理想,我们是欢乐的小小少年。”教材选用了歌曲《小小少年》,设计了欢乐总动员“少年好”联欢会节目单,“好歌排行榜”、“音乐伴随我成长”等等都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影视音乐离学生很近,学生喜闻乐见,人音版实验教材13册第六单元《荧屏之声》、人教版实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编排的影视歌曲和乐曲,都是学生们所喜欢的。
  (二)音乐与自然
  实验教材在表现音乐中的自然和自然中的音乐上有独到之处。人音版实验教材13册第2单元《天山之春》中,编排了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民歌整理创编者按的《青春舞曲》,使学生在感受歌曲的亲切、活动和青春活力的同时,理解歌曲真挚的警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欣赏具有新疆音乐文化特色并带有波斯——阿拉伯音乐文化明显特征的《喀什的春天》,感受“天山南北风光美,喀什春光令人醉,泉水清清流不断,风吹波浪银光闪”的美景和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欣赏冬不拉弹唱哈萨克族民歌《褐色的鹅》,体会哈萨克人民歌唱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人音版实验教材14册第3 单元《长江两岸》中,编排了清新优美的《采茶舞曲》。歌曲像是一幅秀丽的画卷,色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天,令人心弛神往。同时,还编排了《龙船调》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跟随录音,模仿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设计、表演得最好的教学活动。流畅如歌的江南丝竹《欢乐歌》把学生带到那锦绣江南鱼米乡;吹奏竖笛《茉莉花》,使学生领略了这首被誉为中国民歌典范的江苏民歌那独特的清新秀丽,优美婉转。第3单元《春之声》,歌曲《渴望春天》表现了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和对春天赞美;高胡、筝和扬琴的三重奏《春天来了》、无伴奏混声合唱《春晓》,美妙的音乐模拟了大自然的音响。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美妙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金色的秋天”,欣赏小提琴钢琴演奏的《金色的秋天》,体会“秋,是一个喜庆的、热烈的季节”聆听欢庆丰收的乐曲《庆丰收》和《丰收锣鼓》,使人仿佛看到了人们在欢乐地舞蹈;而《西风的话》和《深秋》给学生领略了秋的另一份美,透着一丝凉、一丝净。伴着音乐《秋的私语》,沉浸在这美丽的秋景中,领悟到秋是多姿态多彩的。
  (三)音乐与民族
  实验教材注重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中国是文明古国,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音乐乐园地上就有许多惊人的创造。湖南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传统是条河》安排了一组古曲欣赏:(1)神奇的笛、埙、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园》、埙独奏《哀郢》;(2)独特的钟、磬、钟磬合奏《竹会园》钟磬与民乐合奏《楚商》;(3)清幽的古琴;古琴独奏《流水》、《梅花三弄》。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风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了(1)——辽阔的草原》,让学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风情,在所选材料上力求突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特点,有蒙古民歌《牧歌》及根据它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民歌《辽阔的草原》,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供竖笛演奏的民歌旋律《蒙古小夜曲》;哈萨克族民歌《我们的新毡房》、冬不拉弱唱《金色的阿勒泰》;藏族民歌《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北京的金山上》,加深学生对我国草原民族的认识和理解。教材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习和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欣赏日本民歌《樱花》、尺八与筝二重奏《春之海》,朝鲜民歌《清津清船歌》和一首伽耶琴乐曲,印尼民歌《划船歌》、印尼甘美兰乐队演奏的“甘美兰”乐曲,印度西塔尔独奏《曼德》、印度鼓乐,孟加位国民歌《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让学生了解亚洲音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了解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四)音乐与社会
  实验教材增加了音乐同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如人教版式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旗飘飘》,开首语便是“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然后编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配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关像及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同时,欣赏歌剧《江姐》中女声齐唱《乡红旗》,管弦乐合奏《红旗颂》,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国旗颂》,还设计了思考题“在下列场合升国旗时,你会有什么不同联想和感受?1、天安门广场;2、香港回归;3、中国奥运冠军领奖;4、学校”。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第1单元《七子之歌》中,学生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体会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所表达的情感。欣赏《东方之珠》、序曲片段《1997天地人交响曲》和《鼓浪屿之波》。这种编写方式,反映了一国两制的政治主张,寄托着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意,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在,大势所趋,树立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的思想。
  第三节 实验教材内容
  一、整合音乐教学内容,拓展新的学习领域
  实验教材按照《标准》的精神,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了新学习领域:综合性艺术表演、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
  (一)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材把唱歌、器乐、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归纳整合到表现领域里,不仅降低了难度和要求,而且拓展了综合性艺术表演内容。如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欧洲风情》单元,要求学生“参照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纤夫》,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中做纤夫拉纤的即兴表演”。这种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学习,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想像:俄罗斯伏尔加河上,一群衣衫褴褛、胸前套着纤索的纤夫,用整个身心负着沉重的货船前行,伏尔加河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前面的路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和体验沙俄时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纤夫的愤懑不平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又如湖南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班级演唱组合》“美的风采”中,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常方案,看谁表演得最成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音乐表现机会。
  再如人教版式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中:“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先听乐曲《北京的金山上》,然后按兴趣全班分为两组:一组演奏,一组舞蹈。先分别排练,然后大家合作表演。”并提供了演奏活动和舞蹈活动的安排。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华夏古韵》中,根据《阳关三叠》的诗句和音乐,即兴创编音乐情景剧《阳关三叠》;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中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为学生提示了歌舞、合奏、情景剧、知识竞赛等活动方法等等。教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信、独立的歌唱能力,养活了歌唱的技术性要求,如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第3单元中,“为《夜曲》设计适当的演唱形式并用来演唱”、“为你的好朋友唱一两首你所喜欢的欧洲歌曲,好吗?“用你喜欢的风格演唱《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等”。湖南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新音乐会节目单”中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本册教科书中的一首歌曲创编动作并演唱”、“表演唱: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本册教科书中的一首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等等,启发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表演,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由感知、体验美上升到创造、表现美,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全面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强调音乐的实践与创造
  创造是新拓展的教学内容,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音乐创造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能够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一定的情景,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声音探索活动作出评价,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编短曲等等。实验教材突出音乐实践活动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所有的音乐实践活动设计都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每一个活动都体现学生参与,特别是每一个活动都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创造,使每个学生享有成就感受、有体验创造的快乐。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第1单元《七子之歌》“实践与创造”中“依照下图试着用手划出歌曲《鼓浪屿之波》前四个单句的旋律线”、“聆听《喀什的春天》,判断它使用了哪些伴奏乐器?将下面的旋律线补足”。第3单元《欧洲风情》中“为《伦敦德里小调》补写空缺的旋律线图谱”,实际是让学生创作图谱,是老师指导下的“作曲”。学生在创作图谱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伦敦德里小调》的演奏方法在小提琴中有多种表现,下面的三种旋律线各适用于乐曲的哪一部分?”这首先要深入到音乐本体中去,熟悉旋律,了解旋律的走向,情感表达,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才能理解音乐情感民内涵,准确地表现音乐。在第5单元《金色乐章》中,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在学生懂得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后让学生“做鱼咬尾的创作练习”(例略)先语言接龙后节奏接龙、旋律接龙,从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训练、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而“用塑料杯、塑料木桶及橡皮筋自制一个拨弦乐器,当老师弹奏下列旋律时,用拨弦乐器在指定位置做伴奏”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运用生活中现有物品,做成乐器,自己去奏乐去创造,是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这里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可谓洋为中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动脉、动手能力,而且使明白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源是可以无穷无尽地去探索、开启的,对音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实践在第6单元的“实践与创造”中,“分级任选《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中的一个,用打击乐器及自身乐器为其设计音乐,或自选音乐配合人物造型”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听辨、选择、创编音乐的能力。
  又如第5单元《二泉映月》的主题谱例乐句间同音相连,这种句头咬句尾的创作手法即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在乐谱的后面隐含着插图:一条条鱼儿首尾相接,寓意鱼咬尾。《二泉映月》插图从新月、满月到残月的不同形态给学生以广阔的想像空间,弦乐合奏图表明了《二泉映月》中乐西奏,体现出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完美结合。
  (三)充分体现综合性
  1、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综合
  演唱、演奏、欣赏与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联系,感受、体验、表现、鉴赏与相关音乐文化相联系等。例如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第2单元《天山之春》,演唱维吾尔民歌《青春舞曲》,演奏曲目也是《青春舞曲》,教学中可以在演唱《青春舞曲》时,将乐变中打击乐声部的配器补足。第4单元《行进中的歌》“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三首进行曲,试着变换速度唱一唱每首进行曲的主题,感受其效果有何不同,分析为什么每首乐曲的开头重复相同的音高,但表达的感情却完全不同”。七年级13册第6单元《荧屏乐声》“学唱并欣赏《雪绒花》,感受与体验这首歌(乐)曲对福无限深情的基本情调。试着结合《音乐之声》剧情的变化,体会音乐在电影的情节发展变化中有什么作用”。湖南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赞歌》以歌唱祖国为中心,由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欣赏歌曲《祖国赞》、《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和《祖国歌》,器乐曲《伏尔塔瓦河》及相关的音乐知识所构成。在选材上结合时间因素(大约在国庆节前后),与学校举行的国庆活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扩展音乐课堂的空间,使音乐课程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这样编排,第一是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是材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是材料的内容丰富——中外作品;第四是材料的体裁形式多样——不同的声乐、器乐作品。教学时可以灵活进行音乐学科内各学习领域的综合。
  2、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实验教材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戏剧、曲艺等姊妹艺术的新观念、新成果,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相关内容、共同手段进行有机的整合,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安排了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这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常见表演形式。两首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首歌颂美好的中学生活,表达新世纪青少年对未来的憧憬,一首赞颂人民教师的平凡伟大。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能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即兴表演,体会配乐诗朗诵的节奏美、韵律美。第二单元《祖国颂歌》,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娜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伏尔塔瓦河》,并配有两幅伏尔塔瓦河自然风光的照片,要求学生“静静地聆听,用图画描绘出你感知的景象”。
  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配乐诗朗诵《秋》,安排学生“创作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并为它选配背景音乐”,“结合本课内容,讲座音乐、美术、文学、摄影等艺术形式在表现“秋天”时的异同,并填写下列表”,充分体现了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有机整合。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实验教材充分认识当代学科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强化音乐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围绕着学生音乐学习所必须的、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综合。人音版实验教材七年级13册第1单元《七子之歌》通过学唱《七子之歌——澳门》,学生可以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欣赏《东方之珠》和《鼓流屿之波》,可以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了解有关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1997、天地人交响曲(序曲片段)》则为香港主权回归而作,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试着在地图上找一找‘七子’的地理位置,查一查他们是在何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综合也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贯穿了一个思想教育的主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第3单元《欧洲风情》中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歌词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演唱也有利于学生欣赏、感受、理解歌曲的原汁原味。歌曲的背景画面是欧洲风格的建筑群与星月交辉的字根表夜晚,小船“贡多拉”随风在海面上摇曳,中间突出位置是意大利地图,两边分别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和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意境非常美,使人身临其境,同时了解享誉世界的艺术家。由学习意大利的民歌扩展到意大利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学生就容易理解正是威尼斯河道的纵横、舟船往来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才孕育出这种被称为船歌的歌曲体裁,细致深刻地体会船员歌的风格特征。这样的编排将美术、地理、历史、人文等知识隐含其中,学科间的渗透交融自然贴切,从审美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历史的角度、风格的角度向外辐射。而三位歌唱家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美声源于意大利,在这里更有着特殊的意义)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欣赏空间,一个音乐作品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这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开放、民主、平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风格演唱。人音版七年级14册第2单元《非洲的灵感》中看地图欣赏非洲民间乐曲“寻找朋友”;第3单元《长江两岸》的“实践与创造”中,要求学生聆听音乐填图,使学生熟悉世界和中国的地理的同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综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淡化知识技能,变“显性”为“隐性”
  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着重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识谱教学,知识过于繁多而偏难,学生对音乐课有畏惧心理,不喜欢音乐教材,不爱上音乐课。而实验教材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降低了音乐知识的难度,淡化了学科知识和体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畏难情绪,突出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功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实验教材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变“显性”为“隐性”,知识作为暗线贯穿于实验教材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涉及到音乐基础知识,有的以板块呈现,有的与唱歌或欣赏曲目相结合,基本上涵盖了识谱知识、常见音乐体裁=、音乐家介绍、音乐作品背景介绍等音乐常识。必要的知识、技能经过精心设计、编排,被合理、巧妙地隐含分布到各个单元的作品中和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去,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由于在编写时已列出了各册所包含的知识点,所以仍能保证这条“暗线”本身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
  三、体现多元文化价值观,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的统一实验教材本着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更加平等客观地对待所有音乐文化财富,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伤口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在作品选择上,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注意声乐曲与器乐曲、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的比例关系,所选材料尽可能贴近课堂实际,以利于学生的音乐活动。
  实验教材所选中国经典器乐曲有:古筝曲《流水》、《梅花三弄》;古代琴歌《阳关三叠》;琵琶独奏明清古曲《阳春白雪》;古筝曲《渔舟唱晚》;民乐合奏《将军令》、《紫竹调》、《二泉映月》、《春节序曲》;二胡独奏《空山鸟语》;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曲《思乡曲》等。中国经典歌曲有《国歌》、《乡红旗》、《黄河颂》、《乌苏里船歌》、《冰山上的雪莲》等。外国经典器乐曲有:《伦敦德里小调》、《婚礼进行曲》、《G大高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鳟鱼》第四乐章、《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弋》、《伏尔塔瓦河》、《霍拉舞曲》、《春天奏鸣曲》等。外国经典歌曲有《桑塔露琪亚》、《伏尔加船夫曲》、《跳蚤之歌》、《渴望春天》、《啊,朋友再见》、《雪绒花》等等。
  经典作品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遥远,仅有经典作品还不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需要,为了贴近学生,实验教材还编排了相当数量充满时代感、时代气息的佳作。如歌曲《校园的早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红旗飘飘》、《七子之歌——澳门》、《难忘今宵》、《辽阔的草原》、《鼓浪屿之波》、《长江之歌》、《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走进新时代》、《快乐老家》等等;器乐曲有《1997,天地人交响曲》、《春天来了》、《欢乐歌》、《保卫黄河》、《万马奔腾》等等。
  S这些作品根据不同的人文主题,分解到各个单元进行有序的编排。教材最重视的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体验密切结合进来。倾听、演唱、演奏、表演、创编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中去感受、体验、表现、创造。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体验,高兴的、欢快的、优美的、忧伤的、抒情的、悲伤的、思念的等等,使学生在体会人类蓄含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的同时,获取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增进音乐修养。
  实验教材除单元教学多此一举这从学生出发,附加了丰富多彩的小栏目,如以“音乐是我的好朋友”为题,鼓励学生自我测评;以“音乐小网站”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我们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音乐瞬间”等小栏目也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学习自由流动的空间。
  第四节 实验教材呈现方式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将教材设计成真正为学生所用,同时兼顾教师使用的教学文本,是音乐教材建设上的一个成功范例,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明显突破。实验教材编写形式新颖活泼,令人耳目一新,各板块的安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呈现方式较过去的教材具有明显的不同。
  一、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实验教材图文并茂,从封面设计到每册插图、图片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色彩斑斓,富于美感。所有插图与音乐学习内容密切相关,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改以往插图的配合作用,成为学习内容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引起学生的想像和思考。这种编排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难度,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感性认识,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和体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人音版七年级13册第6单元《荧屏乐声》中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的插图,淡蓝色背景下衬托着一朵白色的、晶莹剔透的雪花,左边是雪绒花的照片,中间是3/4、3/8拍的指挥图示,下面四幅照片分别为:影片中特拉普上校用训练军队的办法在训练他的孩子们;玛丽亚在上校家教孩子们唱《哆来咪》,她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演唱《雪绒花》;音乐会上上校一家以歌声《雪绒花》表达了爱国之情,演毕全家为了尊严爬山越岭奔向异国他乡。插图与歌曲相映成辉,十分精彩。
  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金色的秋天》,构图以充满喜庆的秋季为题材,不仅突出了秋天季节性的色彩,而且还有意识突出了秋季特定的丰收场景,向学生展示一幅热闹而又富有诗意的秋景。选取自《考瑞尔图库》的摄影作品《金秋》、秋日辽阔的田野、黄澄澄的谷穗、大朵大朵的向日葵、傅抱石的国画《深秋》,营造出一个真实可感、多姿多彩秋的世界,使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绘画等相关艺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沉浸在这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加深了音乐的感悟力。
  二、独具特色的乐谱设计
  实验教材歌谱、乐谱用简谱、线谱和图谱形式呈现。音乐用图变的形式表现,是最原始也是最现代的,这在外国音乐教学中多有体现在我国中学音乐教材中是个新亮点。教材中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谱让学生感受、体验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感受节拍、节奏与句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编练习。这样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各种图像谱、图形谱,由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状组成,贴近音乐,直观性、操作性强。人音自动实验教材13册第3单元《欧洲风情》中《伏尔加河纤夫曲》那蜿蜒曲折的河流图谱,将歌曲的旋律、音量、音区、力度的变化与情感表达得十分到位,学生一看就懂,一做就会。
  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图谱,看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纤夫》,声像结合,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透过那深沉的音调,背纤的号子声和沉重的步伐节奏,体会力度的变化,体会歌曲形象地表现出纤夫拉着货船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去的情景,懂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第6单元《荧屏乐声》中《冰山上的雪莲》的图谱就更形象了,宛如一座层峦叠嶂的冰山,学生欣赏时通过看图谱、听歌曲能够加深对旋律变化的感受,对音乐的体验。
  七年级14册第6单元“春之声”中无伴奏混声合唱《春晓》的图变也非常有新意。
  三、体现学生用书的特点
  过去的教材基本上是从学科出发,按照学科体系构建和编写,其着眼点是“教”,没有体现学生用书的特点。这种不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教材呈现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只能在被动的状态中学习,并对教材产生一种难以认同的逆反心理。而实验教材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文字表述非常简明扼要、清晰、笔调流畅、生动,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同时,从标题到乐谱展示,条理清楚,可读性强,令人赏心悦目,符合各相应学段学生的审美认知规律,是一本为学生写、给学生看、给学生用的书。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引起儿童通过视觉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如能全面和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那么学习效果将是最好的。实验教材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在文字边留出的空白处,画上了插图或写地帮助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的话语。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彩色插图、照片和表格,以调动学生感官的各个方面投入学习。重点内容或概念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醒目地标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审美教育,实验教材本身就具有美感教育作用,因此,设计美观,印刷精致,字体、色彩、版式活泼不仅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更是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为教师提供优质丰富的资料
  实验教材除了学生用书外,还包括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内容有背景材料、作品分析、作者介绍、相关音乐知识、有关的参考书目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教学建议中,还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方法,这些既是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众多一线教师宝贵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相当的借鉴价值。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注重以音乐为本,突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大力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每册《教师用书》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盘,将音频视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听觉与视觉两种不同姊妹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在人教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为面向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实际,每个单元设置了教学计划建议表、教学要求、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评估、相关参考资料。在配套光盘中,有专家介绍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教材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框架,还有音乐课堂教学实录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参考。所有实验教材的音响教材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并用录音带、录像带、VCD等多种形式呈现,演奏与录音效果具有规范性,既是教师上课的好帮手,又是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好朋友。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