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初中音乐课改 >

与课改同进步,与教师共成长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凤凰教育网》

一、做现代教育的倡导者

教研员首先要做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我们既不能窄化教研员的职能,认为教研员只是出出考题、听听课、评评课;也不能泛化教研员的职能,认为教研员什么都行,是全能的教育专家。我认为,教研员的职能应该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指导和服务者;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也是学科教学质量的推进者。教研员不是专业理论工作者,应该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如何将理论实践化,使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转化为先进的教学实践样式”这是我一直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1、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

2004年,课改进入了更加理性的时期,更加关注课堂的实践,重视了学生的感受体验,更加关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如: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脱节、课程改革与抓教学质量“两张皮”的问题;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有效整合?学科素养如何培养?怎样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教师教得更有成效?

2、在反思中把握课改本质

2005年暑期,无锡市教研中心及时举办了“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讨活动,还特邀了戴海云老师前来指导,那次的培训活动我记忆犹新。培训期间,李凯老师引领我们如何“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理性的解读和正确的导向。而戴海云老师的讲座除了给老师们带来导向性理念和做法以外,还带来了很多课例,有关于歌唱教学方面的,也有关于欣赏教学方面的。戴老师这种结合课例,运用互动式的讲座激起了与会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也引发了大家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他们两位专家的思想指导下,回来后我和我的老师们一起讨论、一起反思,以江苏省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为抓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学习情境、评价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围绕教学设计的一般操作方式、方法、揭示教学活动过程、结构、方式与提高教学质量、效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具体关系和规律,引发广大教师讨论,理清思路,提高研究水平。

3、在研读中重析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深深体会到让音乐教师们不断深入研读课标课改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细细解读课标,在对课标的深入理解中设计课例。这种与备课结合起来的研读课标,使我们对课改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本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三个纬度的课程目标明确地把“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放在了首位,因为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课改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新的课堂既要凸显情感目标,更要使教学过程要把握好三个维度目标的平衡,把促进全面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表现出课改没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二、做课改实践的先行者

假如说教研员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方面要先于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上同样要精于中小学教师,做课改实践的先行者。为此,我聚焦课堂教学,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在课改实践中与教师同进步、共成长。

1、蹲点学校,实现以点带面

我从2004年开始,分别选择了江阴市一中、实验小学、长寿中学、长山中学、城中实小、第三实小作为蹲点基地,这些学校有城区、有农村,有小学、有初中、有高中,在全市音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我的设想是,定期送研下校,以此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蹲点学校,我参与学校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与老师们一起进行课例设计,具体到某册教材,某个单元、某个课题设计典型课例,以此带动全面。同时在操作层面上,就如何解读教材?如何设计教案?如何体现教学理念?如何把握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具体教学策略等等问题,给予老师们实践性的指导,从而形成系列的典型课例。在此基础上,我定期组织推广蹲点学校的课改成果和教研经验,为全市学校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2、分片活动,形成教研网络

我市有18个镇、街道、办事处,有100多所中小学校。假如频繁开展全市性教研活动容易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我将全市音乐教学活动区域划分为六个片,每片分别有5到6个小学或中学,分别推选无锡市或江阴市教学能手作为片长,每学期要求定期组织1到2次片活动,时间为1天,召集全片音乐老师参加教研活动,活动方式有上课议课评课、集体备课或者说课、基本功比赛等等。每次片活动时,我与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过程设计等课改中最具实践性的问题。片里活动均放手由片长操作。期初制订计划,确定活动主题,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时间和地点,定期组织活动。在各片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开展片片联动,城乡合作教研活动。广泛的片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一大批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如长泾中学的蒋一禾老师、祝塘中学的周正军老师、西郊实验小学薛冰等在这个平台上脱颖而出。

3、兼顾两头,关注共同成长

作为教研员,既要乐意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事。一方面要善于挖掘优秀课,打磨精品课,善于发现苗子,善于培养苗子。我结合无锡教研中心组织的每年一次的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进行先期选拔,打造优质课,对全市公开教学,起到研究、交流、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平时,提高家常课的实效。怎样才能把一节普通的课上得生动呢。李存老师说:“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的课才是生动的课。就是老师要把音乐中的要素梳理出来,然后有知识、有技能与情感综合的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拓展要以教材为依据,展示个人的基本功,并在常态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然而,教研员下学校听的课,一般都是学校教研组预先打磨过的课,会掩蔽一些平时课堂的真实,很难使第一线老师体会到“怎样才能把一节普通的课上得生动”。为此,我采用推门进课堂的方式听家常课,与老师们真诚交流,解决真实的问题,发现亮点,及时推广,使教研内容更加丰富,使指导增加了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为课改水平的全面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做教师成长的引领者

教研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教学水平,教研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教师素质。这种使命感让我始终把培养教师和开展教学研究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1、开展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我市教育局一直以来把教师培训放在首位。近5年来,对全市各科教师进行了脱产或半脱产的分批轮训,我们音乐学科紧紧依托这个培训机制,做实、做足文章。一是培训对象确定为全市未满35周岁的所有音乐教师。二是培训时间为一年,每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集训(一个工作日加两个休息日)。三是聘请学科内获无锡市教学能手以上称号的骨干教师为导师,负责讲座、点评和指导学员展示课教案设计。四是培训方式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上课评课相结合;课时设计与单元设计相结合;上课与说课相结合;送教下乡与优课展示相结合。

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广大教师缺乏的不是教育理念或理论,也不是某些教学技能,缺乏的是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创意和能力。为此,我们牢牢依托这个轮训班,以《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江苏省重点课题为抓手,为青年教师们建立了一个定期、定点、定量的研讨平台,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创造性设计能力和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这种本土化的培训中获得了成长,如:王辉、薛冰、刘艳红、孙飞风分别在无锡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铺设平台,促进骨干教师发展

骨干教师是学科内的主力军,我们安排外出学习、培训时他们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在学科活动中他们又是聘为评委、考官。在赋予骨干教师这些特别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给他们压担子,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带好一个徒弟、上好一节优质公开课、听课满20节、作一次讲座。以此促进骨干教师向更高水平发展。在青年教师轮训活动中,我们聘骨干教师为导师,采用“倒逼”机制,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拓宽人文视野,不断锤炼教学内功、不断丰富理论底蕴、不断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3、展示风采,促进优秀教师领跑

目前,我市有近270名专职音乐教师。在广阔的课改实践中,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各领风骚,成为学科教学的领跑者。近5年来,有1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名师;4人被评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3人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在教师基本功大赛方面,2005、2008年连续两届获得省级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其中一人获的全国大赛的资格,并获二等奖;在课堂教学展评方面,有2人获省级赛课二等奖、1人在“2008年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获得展示资格,9人获得无锡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这些优秀教师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中小学音乐老师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增添了一抹亮彩。

这些成绩的获得,一方面要感谢省教研室戴海云老师、无锡市教研中心李凯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我认为,也正好赶上了课改的发展时期,音乐课堂教学朝着更加理性、更为科学、更为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轨道运行,这给我们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将继续坚信自己的工作信条:与课改同进步,与教师共成长。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