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论昆曲《牡丹亭》的历史变迁——基于“社会音乐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许洁 曹金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5-13   点击:

  音乐确定生存的基本土壤,就是社会审美需求。中国近代时期,各种西方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开始渗入社会各个阶层,音乐形态上有西方音乐系统,娱乐方式上有电影、话剧等。这些都在挤压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审美需求使强势的西方文化逐渐形成了社会审美需求系统。对于昆曲来说,婉转细腻变成了曲高和寡,无论是“花部”还是“雅部”戏曲,已经逐渐被排斥在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之外。所以当代以来,不仅仅昆曲生存艰难,整个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四、审美确定推动音乐确定的变化——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出现

  传统音乐文化陷于困境,当今很多音乐人都尝试在改良传统音乐,希望走出困境。从社会音乐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将传统的音乐确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让其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确定中社会审美的需求。

  2002年,一直致力于昆曲传承与推广的白先勇先生集合了两岸三地的学界、剧界精英,经过了两年的艰辛努力,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并在高校进行巡演,引起了海内外的巨大轰动。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首先是社会审美确定与传统音乐确定相互调和的成功。审美确定和音乐确定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如诞生之初的昆曲《牡丹亭》和当今传统版本昆曲《牡丹亭》。以白先勇先生为代表的学界、剧界精英,利用自身的学术文化背景,将昆曲《牡丹亭》的音乐确定与当今社会审美确定相互调和,成功化解了当今社会审美确定对于昆曲的一部分制约,让昆曲《牡丹亭》以“青春版”的形式重放光彩。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音乐确定与社会审美确定的相互调和,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

  1.视觉调和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今年轻人十分注重视觉的享受,如电影电视文化、舞台剧、音乐MV等,视觉需求已经变为审美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春版《牡丹亭》首先在角色上选用才貌兼备的年轻演员,在人物外形上抓住观众爱美的心理需求;其次在表演上增加了突出内在情韵的身段设计,如眉目传情的对视,结合水袖的曼妙舞姿,增加了《牡丹亭》在视觉上的冲击力,更符合当今视觉审美的趋势;然后在布景上使用大型水墨画或书法作品为背景,辅以简单的明代家具与精致的屏风,符合当代既复古又简约的审美取向;最后引入舞台剧灯光使用的经验,利用追光和灯光的明暗配合,突出演员表演和舞台气氛,以让年轻观众在审美上有熟悉感和共鸣感。

  2.听觉调和

  在听觉方面,青春版《牡丹亭》将原有剧本缩减至27折,并改变以往《牡丹亭》“重旦轻生”的唱本设计,平衡生、旦内容,使得爱情的主题更加明显,故事的线条更加清晰。这让观众更容易把握戏曲的核心文化价值。在伴奏上,青春版《牡丹亭》打破中西文化的界限,引入西方歌剧的元素,使用交响化的思维编配乐器,以让听众在审美确定的西方元素上产生共鸣。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也是“昆曲”这一音乐确定的成功。青春版《牡丹亭》在改变的同时,保留了昆曲最核心的价值观与表演形式,使昆曲《牡丹亭》这一音乐确定“变形而不变本”。这符合当今世界对于民族音乐确定价值的态度——越民族,越世界。白先勇先生曾介绍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理念:“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7]。

  保留昆曲音乐确定的基本因素,是青春版《牡丹亭》改良的前提。太过于迎合现在的审美取向,往往会迷失传统戏曲的本质。《牡丹亭》青春化的目的在于,在审美确定的夹缝中,利用现代的手法逐渐培养昆曲的审美需求。

  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角选择的是青春靓丽的年轻人,虽然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外形条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对于昆曲来说却缺乏舞台表演的经验。为了保证昆曲唱腔与表演的质量,昆曲名家张继青、汪世瑜对两位青年演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将自身几十年的《牡丹亭》表演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了两位青年演员。这确保了昆曲唱腔的醇正与表演的精细,两位年轻演员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甩袖,都将昆曲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改良后的音乐确定依然保留着昆曲的精华,也让昆曲《牡丹亭》以新的形象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新的社会审美需求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