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唱”响课堂——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探究

作者:涪陵第十四中学校 李中萍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

  摘要:合唱是展现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合唱可以强化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结合学生变声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识读乐谱,把握音乐节奏和歌曲情感,让学生在听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感,提高合唱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训练;乐感;

  1 引言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合唱作为一门舞台艺术,也是专业性比较高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教学项目之一。合唱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集体演唱过程中对歌唱者的音响统一,协调程度等要求非常高,要求参与者必须做到音响统一、协调,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能够有效地拓展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初中课堂音乐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开展高效合唱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2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是一种集体社会性活动,是学校开展美育德育的重要途径,在歌咏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在情感的抒发中促进自身心智的发展。同时集体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养成,尤其是和声部分的相互配合最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多是传授独唱发声方法,有些学生没有经过科学的训练只会喊唱将极大影响合唱的表现力。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在变声期,嗓音脆弱,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不但会破坏合唱的和谐,还会有损健康,伤害自身的声带。合唱队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坚持,再加上音乐教师潜移默化又恰到好处的点拨。因此音乐教师有必要向初中生传授得当的合唱练习方法,一方面提升学生演唱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开发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学生能在合唱中学会面部表情管理,对个人气质提升也大有裨益。

  3 初中音乐合唱训练中的问题

  3.1 学生对合唱内容缺乏兴趣

  合唱曲目的选择一般都来自教材或是教师的主观选择,学生一般认为教师的选择不符合自己个性化兴趣也缺乏自己所追求的一些现代元素。如果不能对合唱曲目产生兴趣,不论教师怎么传授合唱训练方法,在单调乏味的氛围里学生是难以融入的。

  3.2 学生缺乏对气息、音准、节奏、音色等技巧的把握

  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的声乐训练容易紧张,常常不能自如地运用气息,同时很多学生不注重唱歌的站姿,会极大影响发挥。因为节奏的练习需要大量重复,容易让人产生枯燥乏味感,不专业的歌者也更注重声音是否优美而忽视了节奏是否流畅严谨。此外,每个学生音色各具特色,个性化的声音在合唱中需要达到音色的统一,但不少学生缺乏自如控制喉部肌肉的能力,导致声量参差不齐,音色也会随意杂乱。

  4 初中音乐合唱训练方法策略探究 4.1 优秀合唱作品鉴赏与选择,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调动学生情感

  很多学生对合唱缺乏基本认知,认为合唱就是休闲娱乐、随便唱几首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种类的经典优秀合唱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以提高学生审美认知。按声部数量区别,教师可以对比播放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四声部合唱等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声部声音的特点以及声部间的配合。按声音类别,教师可播放男声、女声、童声以及混合合唱等,让学生对不同音色有初步概念。在音乐播放中教师要向学生描绘音乐作品的意境,提醒学生时刻体察乐曲曲调变化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的起伏,带领学生对比分析在同一个大主题下不同篇章小节的乐曲的意蕴差异。除了听觉熏陶,教师要适时通过相关音乐视频让学生多感官联动,如播放《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等经典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中一个个丰富的音乐故事中理解合唱的精神,教师还可以结合电影中的合唱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乐理知识。在充分的视听盛宴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歌唱相关作品并录音,让学生辨别自己的歌声与优秀作品的差距与不同,在鲜明的对比下学生更能意识到合唱的问题,领悟到合唱不是随心所欲地喊唱,是讲求严谨与科学系统训练的。在合唱曲目选择上,教师在给定的大主题下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小点深入发掘,通过教材、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喜欢的曲目,教师要对这一流程做好管理与控制,对学生所选曲目进行合理筛选。最终曲目的决定要让学生自己民主投票。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情感才能被充分调动,才会想要尽力把自己喜爱的歌曲完美表达。教师在之后传达一些合唱技巧时才会更顺利,学生也能更用心练习以达到最好效果。兴趣和基本的音乐知识素养是基石,只有把这两块做到尽善尽美,后续合唱技巧方法的训练才会更扎实。

  4.2 加强对气息、音准、节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

  对气息控制的重视自古以来就有之,唐代段安节曾在《乐府杂录》中有过经典表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1)对气息的训练先要从正确的歌唱姿势开始,只有先把架子搭好,才能不断添砖加瓦。学生就座时不能懒散松软瘫坐,要上半身挺直,双脚踩地,接地气。站立练习时,学生肩膀自然向后打开,不能屈膝歪歪扭扭,要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平衡,精气神饱满。教师对学生坐和站的姿势要求要一以贯之,时时提醒,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不仅是身体姿势,学生面部表情教师也要关注,只有面部自然微笑,眉毛上提才能全情投入歌唱中。

  (2)完成三种呼吸练习。首先从较基础的快吸快呼练起,这种气息训练不仅能放松紧张的心情,还能锻炼学生气流的平稳性。快速地无声吸气后让气息在腹部停留瞬间,最少十秒,学生可以在心里默念,每数一下小腹都要有跳动以锻炼腹部的弹性,看谁能坚持得最久。其次,快吸慢呼。此种训练可以与游戏结合,将餐巾纸撕成轻薄长条状,学生快速吸气停留瞬间后,对着纸巾慢慢呼出,让纸巾平稳飘动,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慢吸慢呼。此训练可以借助发“si”声来辅助。口鼻缓吸一口气后停留片刻再慢慢地发“si”,就像不断抽丝剥茧一样训练气息的绵长性。

  音准的训练必不可少。教师可以运用固定音高的训练,让学生从单音训练开始,在掌握标准音“a1”发声位置基础上,推出与它相邻及更远的其他各音的音高,练耳同时不断拓展音域和音阶。要注重学生闭口哼鸣的能力,看似简单,其实是气息与音准的双向练习。

  合唱是多声部配合,节奏不完全一致,如果某个学生节奏感较差,不仅难以融入自己的声部,还会被其他声部节奏带跑偏无法默契配合,所以十分有必要把节奏单独拿出来训练。较为普遍的是柯达伊节奏训练法。教师先从简单节奏拍起,学生从2小节开始模仿,循序渐进到4小节、8小节,小节结束拓展到声部节奏卡农。在这一过程中增添了更多师生的互动,是学生逐渐领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力灌输,把枯燥的音乐节奏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