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初中音乐课堂前沿初探――审美教育的培养

作者:周琳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大连第七十一中学  周琳


  【摘要】音乐审美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初中音乐课堂前沿的热点,探究审美教育的根源,依据奥尔夫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结合实践案例,找出解决审美教育的金钥匙,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前沿课题 审美教育 根源 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结论


  所谓“前沿课题”,就是指在学科或研究领域中,居于前列的迫切需要研究但又未曾研究或研究不够的新课题,我认为,音乐审美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其原因如下:


  第一、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为核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对于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基础音乐教育,无异于扑面而来的春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


  第二、音乐审美教育之所以成为当前“显学”主要有其自身的一些内在原因。


  当代音乐审美教育与传统的美育观念相比具有了许多崭新的内涵。我们知道,传统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其哲学思想基础是康德对人心理的三分法理论。现如今,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科学发展的总的特点呈现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显然,我们所论及的音乐审美教育已涉及众多学科,至少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以及思维科学等等。由此,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阐释离不开相关学科的发展。就教育学、心理学发展来看,美国当代教育家加德纳主持的“零点项目”针对传统智育的弊端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把音乐智能提高到与语言、逻辑智能同等重要的地位[2],从而使音乐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具有从未有过的重要作用;1990年美国的沙洛维和迈耶提出“情商”概念,1995年美国又一着名心理学家戈尔曼将情商(EQ)理论详细阐述为五个方面,认为情商的实质是一种调整与控制情感的能力。他还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商所起的作用占80%以上。对这一理论尽管还有争论,但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学术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其中,戈尔曼还特别强调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情商”的重要途径[3]。这是又一重视音乐审美教育的有力证据;美育一直以来是美学的一个不重要的领域,但时代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美学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古典形态的美学学科,从重视纯理论层的探讨实现美育转向,关注美育同人类生存与文明的关系,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因此,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之一的音乐审美教育也必然成为热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史贝利发现了左右脑功能的不同,提出左右脑学术并进而引发了一场右脑革命,为音乐审美教育能开发右脑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实证。诸如此类学科的发展,无疑增加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这些都迫切需要音乐工作者从理论上加以揭示。


  第三、音乐审美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当前的热门话题,还有与我国的音乐教育历史经验不无关系。


  诚然,我国有悠久的音乐教育历史,但真正称得上学校音乐教育的则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算起。五四前后,虽在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主张影响下,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终因时代的原因而不可能有真正的音乐审美的教育。建国后,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文革”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有待加强,其理论研究的紧迫性自不待言。


  第四、如何实施和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已成为了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课堂审美教学研究的重点。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学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但如果认为这一门艺术课程对学生自然而然地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却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通向音乐艺术殿堂的大门,并不是自然敞开的,它需要有打开大门的人与其有效有引导方法,这“人”,就是我们每个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音乐教师,而这方法――就是音乐课堂上的审美教学艺术。“审美”二字虽然常被标为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宗旨,但它也同样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音乐课堂上,无数的事实已说明,音乐课可循审美规律,也可以不循审美规律,作为第一批课改的先行者----西岗区的初中音乐教师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在“审美”之途上有了许多新的探索和新的经验,在欣喜之余,略发随感与评议。


  (一)从教师素质出发,在备课中挖掘教材中作品的艺术价值


  德国着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奥尔夫认为:音乐是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因此在每一部音乐作品中曲作者都在用不同的创作手段和演奏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思想,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价值。作为一位一线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会了解教材,挖掘教材。例如在讲授欣赏课第十五册中的《保卫黄河》在授课前,我们要了解这首作品是作者冼星海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创作的,他就像号角一样,吹遍当时中国的各个角落,坚定着人们抗战到底的决心具有着鲜明的德育色彩。其次作品中所提到“风在吼,浪在叫,黄河在咆哮。。。。。”文学上的排比简单好几句,在此基础上创作的旋律多处采用重复的创作手法,让人在演唱中加深记忆,同时能够迅速记牢,也为日后的广为流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品中多处“休止符”的运用,更是给人以“此处无声胜有声”与此同时“龙格”的多处使用更是增添了民族音乐地方性的韵味等等,当教材熟练掌握后,教师在授课时课堂内容则会显得丰满,学生带着内容欣赏作品时会更深层次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在此时在备课中以自然其中。也许有的人会说,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要深于歌唱作品,其实则不然,以当今流行的歌曲为例,在讲授歌唱课第十三册中的《七子之歌》时,我首先了解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组诗,组诗共分为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 九龙  香港  台湾 威海卫 广州湾 旅顺 大连而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足以表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作者期盼统一的思想感情。1999年澳门回归,作曲家李海鹰老师怀着同样的情感创作处本曲的旋律,词曲完美的结合,引起欣赏着的共鸣。在整个作品的演绎中,作者采用现代手段的结合,从开始童声的音色到后来两个声部合唱歌曲的高潮都表现出了情感的升华,从而激起人们的共鸣。。。。歌唱课备到此处时,我们不难发现上歌唱课应该从歌词入手,当学生跟着旋律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数遍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掌握也油然而生,中国歌曲创编往往讲究”平仄押韵“旋律在吟诵过程中自然的解决,而审美教艺术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二)从感性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肯定,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有关,学生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学生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学生的这些前概念是影响他们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学生不是现成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原有经验的转变者。


  2.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


  学习是个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受刺激后的被动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新旧知识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后建构而成的。所以,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


  3.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其意义建构的过程。


  ”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它们为学生的课堂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中”情境“是指与学习主题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和环境。它向学生提供了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以减少或免除对主题意义建构的困难。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是指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好、平等的支持和帮助。协作是获得关于世界的丰富和全面的解释的必要途径,有利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一起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应容许学生存在认识分歧和不同观点,并帮助学生阐述各自观点。”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既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应用。


  4.教师应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当好教学课程中的”组织者“、”中介者“、和”发现者“。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光是受到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教师要”利用情景、协作、模仿探究等学习环境要素“,保持对教学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善于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善于反思教学活动和建构个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回避了传统欣赏教学中从概念出发,教师讲授作品时代背景等一套作法;而是从感性入手,在课堂中强调师生关系的互换,


  或自己演唱、演奏,或是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寻找音乐的根源等都能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一般说来,成功的演唱、演奏是非常有效的,录音和音响如果能配合一定的手段,也有很好的效果,如学生的节奏参与,或适当的语言引导。只有在学生真正感受了音乐之后,才出现其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概念知识真正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


  案例1:初中教材16册五单元《天鹅湖》(进修附校朱静)


  师:教师表演一段舞蹈,问:这种舞蹈属于那种类型?


  生:芭蕾舞


  师:今天老师就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芭蕾、走进舞剧艺术那么,”芭蕾“和”舞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课件


  生:(收集资料)介绍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西方国家称舞剧为”芭蕾“(Ballet),源于意大利文Ballart,即跳舞的意思,芭蕾是16、17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宫廷以民间舞蹈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宫廷芭蕾后来进入剧场,成为剧场芭蕾。它常常穿插在歌剧和各种戏剧中。19世纪,芭蕾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后来逐渐形成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不同风格。


  『分析』 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优美的舞姿在充分展示出教师良好基本功的同时,也为学生无形中营造了芭蕾舞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喜欢教师的舞蹈引发了学习本课芭蕾舞知识的兴趣,从而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芭蕾舞相关知识。


  案例2:初中教材15册二单元《走进京剧》(71中  周琳)


  师:课前播放李玉刚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在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中有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什么?


  生:京剧


  师:说说京剧的起源.


  师:随着京剧的通俗化,现在出现了许多小戏迷,咱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请问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京剧的。老师知道像这样的小戏迷咱班还有许多,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对京剧都了解多少哪?


  生:请出会唱京剧的同学演唱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京剧


  『分析』课前在班级中充分的挖掘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榜样的引领作用,课前整个京剧音乐背景,更加引发了学生们学习京剧,了解京剧,与同学可以切磋京剧的浓厚兴趣,为本课情感价值观弘扬国粹艺术,在学生中普及国粹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感性出发仅仅是调动学生参与意识的第一步,许多课例在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上也想出了不少有效的办法,


  案例3:初中教材14册二单元《非洲掠影》(34中  吕红杰)


  师:课前反复循环播放非洲歌曲《阿伊呀》


  师:教师击鼓和学生们打招呼


  生:学生模仿教师击鼓打招呼,同时寻找这个音乐的来源


  『分析』 教师运用器官演奏乐器的感知,让学生从心灵和身体都感知到非洲音乐的灵性,音响课前的多次会放让学生自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此的角色成为了指挥或者引导者。通过听、辨、猜、议的办法,引导学生练习与初步创作,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的良好效果,该课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有层次地示范,解除学生心理压力,让学让自如地投入到艺术的实践和创作中去。“


  (三)从音乐本身出发,调动听觉思维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


  案例1:初中教材17册三单元《前门情思―大碗茶》(34中周晓乐)


  师:在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同学们去捕捉一些生活中与音乐有关的”声音“、搜集一些来源于生活的听觉记忆。现在,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收获吧!


  生:分别或合作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声音“。


  在这些”声音“中,有节奏,有音调,甚至有了和声。接下来,让我们把它们叠加起来,再次感受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声音的美。


  (教师引领学生们把自己搜集的声音来源,编创成叠加的多个声部,再进行演绎)


  教师在间歇或尾声部加入x.xxx xxxx 的节奏(过门儿),师生共同再现和营造市井文化的场景,并在师生自创的作品中鲜活体现。


  师:老师的加入,感觉像是在京城里,有些京味儿,想到了在北京的四合院、还有老北京的王府井小吃街了……


  『分析』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捕捉来源于生活中的”听觉记忆“并加模仿、再现并进行创作,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病感受音乐的美。


  案例2:初中教材15册六单元《溜冰圆舞曲》(26中曾欣)


  师:设计情景。(出示溜冰场面。)


  根据画面提示创编4小节旋律


  要求:符合画面的情境、旋律流畅、节奏、节拍清晰


  师:初听乐曲。


  听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A:你听到了什么?


  B:有哪些很有规律的旋律?


  师生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


  生:听到了。


  师:在多媒体中依次播放出有规律的旋律,让学生体会。


  师启发:溜冰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来表达它们的心情的?――


  生:活泼欢快的……


  师:溜冰时的愉快心情,乐曲中是用哪一种风格的音乐来表现的?


  生:活泼富于动感。


  师:走进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溜冰圆舞曲》


  『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原有的音乐理论知识,主动的去建构新的音乐知识领域,从而培养起创编能力,感知音乐的能力。为教师导入本课知识的重难点埋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3:


  初中教材15册一单元《瀑布与溪流》(37中王颖)


  师:播放屋檐滴水的声音


  提问:什么声音,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生:模仿并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描述声音的来源及变化过程,分组讨论。


  师:教师引导声音的规律


  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模仿,创作


  师:从水乐中了解另外的有关水的作品本课为节选自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


  『分析』通过教师细心的扑捉生活的声音,引导孩子们合作探究模仿并创造水的音乐,从而完成本课整体思路的建构,寻找《瀑布与溪流》中水的创作轨迹,启发了学生探究作者创造本曲的音乐价值。


  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审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体现。


  结论和思考


  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中学的音乐课,具有其特殊的问题和困难的,在多年工作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只要我们努力按审美规律去探索我们的教学方法,是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的。不少老师与教研员在音乐课的改革中已经做出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探索,我们希望这种探索能坚持下去,更希望这种探索能带动我区音乐课堂,把好的教学经验传送到每一个音乐课堂里,让”音乐的美“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a.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P229.


  [2] 曾繁仁.作为中西方当代学术和社会热点的审美教育[J].东岳论丛.2002年


  [3]戈尔曼.情感智商[M](耿文秀等翻译).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


  [4]曾繁仁.作为中西方当代学术和社会热点的审美教育[J].东岳论丛.2002年.P62.


  [5]引自国家教育部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6]奥尔夫音乐教育学.


  [7]建构主义教学法.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