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京剧进课堂与音乐教学之间的问题探讨

作者:黄建宜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是它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是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现仅就京剧唱腔和目前音乐教学的一些差异来谈谈我们的忧虑:


1、识谱:音乐教学中先教识谱,照谱教唱(奏),以谱为标准校正对、错。京剧则是以曲牌为主发展唱腔,几百年来主要是靠言传身教,大都不作记谱也不以谱为演唱标准,同一唱段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则相差很大,甚至演员可以即席发挥也并无严格的对、错之分。“样板戏”为了推广虽然有了比较严格的记谱,但在实际演唱中也还有一些演员自行发挥的余地(听不同版本不同剧团的录音就可以感觉到),这就让一些音乐教师难以判断在教学中是应以曲谱为标准还是以音像教材为标准。京剧曲谱的行腔用了大量的特殊符号和装饰音来表示,这些特殊符号和装饰音不仅学生难看懂,连同样也是初学者的教师也不容易掌握得好,这就难免把京剧唱得不伦不类。


2、音准: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音准概念是以十二平均率为标准的,调式多以西洋大、小调为基础,教师通常用乐谱和键盘乐器来校正学生的演唱音准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京剧则不同,京剧曲调的音准概念近似纯率,尤其它的4和7两个音和十二平均率差别很大,它的4介于十二平均率中4和升4之间(即高于十二平均率的4低于升4)、7介于十二平均率中7和降7之间,到了"样板戏"时期由于一些剧目为和西洋乐器尤其是键盘乐器良好合作才根据旋律走向、和声进行等将4分别确定为4或升4、7为7或为降7(试听京剧《红灯记》和《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录音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差别)。但是大多数剧目尤其是传统剧目都没有加以确定,而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决不是一般音乐教师所能做到的,因此就需要在设立教材时由专家给于确定。


3、咬字:唱歌尤其是美声唱法的发音是要从声母很快转到韵母,不能“嚼字”,才能更好地运用共鸣腔产生宏亮、优美的效果。京剧则是由声母缓慢地转到韵母,而把字交代清楚,才能清楚地交代剧情,另外有些字的要用北京方言的读法,这才有“京味”。对于南方口音的人似乎有些困难,需要做一些努力,不然会把京剧唱成“京歌”。
此外京剧的节奏(板式)、动作(身段)、化装(脸谱)、服装等各方面都有很多比较难的问题,有待我们来解决,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我们才只算接近了京剧的皮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