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标”论 探索“教改”路——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
学习中心课堂,其实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学习占据整个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以学生学习为主线,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在规律展开,让学生的进步真实地发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从根本是靠学生的学,若是失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就会停留在浅层上,不可能进入核心素养的层面。
回顾之前音乐的“挖坑式”教学:一首歌,学生会唱了、音乐符号认得了,就以为教学目的达到了。殊不知,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会”,表面强化了“双基”,但音乐符号如何运用?歌曲的背景了解了吗?如何唱出情感?学生一概不知。笔者以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玩具兵进行曲》为例,与老师们分享:
1.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1)教师(课前导入),学生聆听乐曲找故事。
(2)教师提问学生,寻找到主人公;并提示学生,如果旁边有宽敞的空间,也可以模仿玩具兵走路的样子。(老师邀请走得最有范的同学作示范)
(3)老师随机点拨:如果加入音乐,我们的士兵会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4)学生跟随视频中的小士兵踏步前进。
(5)教师邀请了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6)有请屏幕里的小朋友讲故事。
(7)学生用动作模仿士兵踏步的动作。
(8)教师再引导:设计动作“表现遇到危险的情景”。
(9)学生边随音乐边做相应的动作。
2.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1)学生联想到画面?做出符合画面的动作。
(2)请屏幕里的学生代表讲解:“玩具小镇的居民十分感谢勇敢的玩具兵,他们威武挺拔,有了他们的保护,小镇格外安全。瞧!大家挥舞着鲜花和彩带,欢迎玩具兵,向他们致敬!”
(3)同学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4)学生做出转圈、拥抱、跳跃等动作,用丝巾随音乐挥动。
3. 欣赏乐曲第三部分
(1)学生随音乐做出敲鼓助威的动作。
(2)学生通过做动作,找出与该乐段相似的音乐。
(3)学生讨论交流故事的发展。
(4)学生完整聆听,根据音乐情景创编动作。
综合以上《玩具兵进行曲》的案例描述可以看出: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感受、欣赏、体验、创造是学习的“催化剂”。之前知识靠死记硬背,是符号;现在知识是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成为自己的知识,并能活灵活用。知识在无形中转变为素养。教师只是起着引导、提示、统领的作用,尽可能地把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甚至故事讲解的角色和动作示范,都让给学生来完成。整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乐段,学生设计不同动作区分不同的音乐。有的学生竟然可以一听到音乐,就能本能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快速分辨乐段。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无形中形成了对音乐的辨析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等关键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动作,积极表演故事(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在音乐审美体验下(审美感知),感受玩具兵威武勇敢,保护人民的安全(文化理解)。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发展核心素养、育人的独特价值有所体现!初步探索“学习中心课堂”模式,还有待于研究实践,期待能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指点迷津!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要想读透、研透、学透,需要付出精力、能力、苦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阳光大道”。砥砺前行,勇攀高峰,永不停歇,努力构建新型的学生学习中心课堂,是我们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