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打开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中国传统民乐——小学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究

作者:厦门市海沧延奎实验小学 黄燕红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2-05-24   点击: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是我国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演奏技法,还是深刻内涵,都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本文从小学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究入手,通过校本课程与民乐欣赏螺旋上升、信息技术与民乐欣赏完美融合、社团活动与民乐欣赏交融共生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从小拥有聆听民乐的耳朵,了解民乐、热爱民乐,从而提升学生的民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关键词:民乐欣赏;教学策略;音乐素养;

  音乐是耳朵的享受,也是听觉的美妙艺术,其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听”。学生如果没有一双“慧耳”,世上再美好的音乐对于他们来说也形同无物。因此,要使学生喜欢音乐课,教师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拥有“音乐耳朵”。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创造和喜欢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聆听民乐,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之美,脑海中浮现出熟悉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这也正是传统民乐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聆听民乐的耳朵,让民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设置系统的教程,开展螺旋式的教学,营造听民乐、学民乐的氛围,从而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民乐欣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的耳朵感知民乐、领略民乐、理解民乐。

  一、研发校本课程,开展民乐欣赏

  民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普及民乐知识,笔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融合当下正在进行的市级课题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制定民乐欣赏小学1—6年级的教学总目标和分年段教学目标,以及本校学生的民乐欣赏考评的标准。因没有现成的民乐欣赏教材,所以课题组按照专业书籍及专家指导思路,结合本校学生情况,编制校本教程来进行教学。然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并制作配套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讲解、示范直观地进行民乐欣赏。教程的难易度适中,校本教材安排合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丰富的民乐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了教材,有了微课视频,再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对民乐的学习和了解不再局限于民乐社团的几百名学生,而是惠及全校同学。

  结合教材和目标,要求一、二年级了解民乐乐器知识。从微视频入手,先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认识民族乐器,了解乐器构造知识,听辨音色,从而喜欢聆听民乐。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乐器的分类补充,如胡琴类递增加入。除二胡外,还有高胡、中胡、京胡、板胡等知识,其他的弹、吹、打各类乐器也一样扩充。到了五、六年级,课程就进入名家名作赏析、经典曲目的欣赏介绍,让学生欣赏不同演奏形式表现的民乐曲,甚至能简单地分析作品。教程中的学习内容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由生疏到熟悉,从少到多,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这种螺旋式的教学促使学生对民乐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热爱民乐,喜欢民族乐器

  除了教程,在民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主动加入教学活动,创设音乐游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体验,调动学生多元感官参与学习,在动静结合中,充分发挥乐为本、生为主学习模式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思考地聆听民乐,充分挖掘音乐内涵,针对问题有目的地欣赏民乐和探索问题。对音乐情景进行想象很重要,创设与乐曲相匹配的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力、发挥想象力和提升审美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民乐欣赏的理解。因为想象力能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高理解程度,而且是音乐欣赏内化的过程。民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带着疑问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民乐欣赏

  (一)课前预习,巧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欣赏民乐提供便利。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要找到某一个资料,只需要利用有关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简单搜索即可找到有关的资料,如音频资料、图片资料等。上课之前先做预习,让学生先了解有关知识。之后在掌握基础上,学生可以储备一些有用的知识。当学生拥有一定的了解后,听起课来自然不费力,也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以及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