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教学需要创新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教学需要创新

――由钱颖的《春晓》想到的

 

单森权

 

今天,我参加了丹东片小学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中共展示了四节课,这些课都不错,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钱颖的五年级合唱教学课《春晓》。由此课,我想到了一句我们觉得习以为常但又时常为之困惑的话――“教学需要创新”。

本课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选材有新意。《春晓》这首作品有多个版本,人音版教材中就安排有两首同名作品,一首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由潘振声作曲的领唱、合唱、朗诵三结合的《春晓》,另一首是第十四册第六单元由陈怡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无伴奏合唱《春晓》,这两首教材作品都是欣赏曲。而由谷建芬作曲的齐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春晓》,则是取自教材外的。但因其清新的风格,适中的难度,适合在一课时中完成合唱教学任务。歌曲的歌词是广为学生熟知的唐诗,不存在理解上的阻力,唱起来也上口,词中所表现的意境同样是有较大拓展空间的。故此,选取这个作品为课题比较有新意,也比较适合五年级学生演唱。

二、导入有新意。本课的导入语,是古色古香的师生抱拳问好“幸会幸会”,带有古朴的文人味,与歌词的唐诗风格相一致。随后设计了一个“春天的早晨”的情景表演,由教师朗诵诗歌,学生配合表演风声、雨声、鸟叫声。从师生合作中表现出“拟声式”的“合唱”效果,为合唱教学作好了铺垫。这个导入环节隐含了合唱教学的“合声”理念,这种导入比较有新意。

三、处理有新意。本课在进行作品处理时,结合了传统音乐、诗歌作品中的“起承转合”理论,比较有新意。诗歌是“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歌曲第一乐段与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相吻合(第三句采用节奏变化造成了“转”的效果),而全曲的布局则是放大了的“起承转合”结构形式(第一乐段反复演唱一次,具有“起”和“承”的形态,然后加入合唱声部造成“转”的效果,最后又回到第一乐段并作一些乐句的延伸,体现了“合”的意境)。教师对这一特殊的结构形式的发掘和展开,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表现作品,这是本课处理上的创新之处。

在点出这些新意之后,我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创新方法,我把它定为第四种创新方法:

四、教学中可以打破常规的先听全曲再教歌曲的模式,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歌曲教学法。我们习惯上会将歌曲的整体欣赏放在歌曲分步教学环节之前,这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模式。对于本歌曲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在“起承转合”上再作一些文章,而不必拘泥于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思路。办法是,先在课的准备环节完成初步的二声部合唱教学,然后教学歌曲的第一乐段(八小节,四个乐句,此段正好用歌声完整了表现了全诗的内容),该段词曲较简单,学生能马上学会。在基本唱会第一乐段后,可以引导学生对第三乐句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进行分析,找出“转”的因素,体会“转”的表现作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特点后,再让学生借助这一知识,以第一乐段为“起”,为歌曲设计余下的“承”、“转”、“合”的段落。这样,歌曲的学习就融入了创造性因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习,边创造,用重复演唱但加一些力度、情绪变化的方式来表现“承”的内容,把预先学习过的合唱部分作为“转”的内容,把第一乐段的再现并加一些结尾句的节奏延伸变化作为“合”的内容。然后,再引出作曲家的原作,使学生体会到大家的集体创作原来与作曲家想的一样,从而产生创作的自豪感,以激励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

至此,再回过头来看本课的设计,从选材到导入到主体部分的教学再到歌曲的处理,都可见到创新的影子。找寻此课的创新因素,并为此课设计创新教学的新思路,是因为此课的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得较好,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过于主动学生偏于被动的倾向。提出这一创新设想之后,教学中可以避免原先的这一弊端,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点出“教学需要创新”这一话题,则是为了给更多的音乐教师以启示。我们可以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出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一个创新要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多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从而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教学需要创新”,这句话不会过时。但是,这一思路到底是否真正有效,还得由实际的课堂教学来验证。期待着听修改后的下一次课。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