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浅议艺术教育实践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课改的今天,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艺术教育是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门类,它是由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智能、情感、情操和审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艺术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过程,不单是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艺术教育,上好艺术课。但是,作为一名艺术教员,如何抓好艺术教育,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正确的教学方向。

(一)艺术教育应以德育为先。

健康的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激励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渗透在整个艺术教学之中,寓教于德,循循善诱,全面育人。在艺术课中,从选歌、选图、释词、释图以及教学的安排等,都着意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如:在教唱《国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中国革命史,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又如教学生绘画时,给他们讲中国的地理,教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

(二)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艺术教育本身富有创造性,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培养一批富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单纯传授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唱歌绘画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兴趣爱好提供或选择适合的手段、方法,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的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冲出“喜爱艺术,而不爱上艺术课”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艺术教育应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艺术教育一是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和主旋律,反映时代的特征。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在舒悦的气氛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良好的道德情趣,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如对低年级的学生上课要尽量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并以 " 动态教学 " 为主;对中年级学生上课,要采用 " 动静相济”的方法,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对高年级学生运用 " 静中求动”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要针对艺术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艺术应以听觉、视觉为主,教学中应采用优化的器材和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艺术、感悟艺术,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艺术 教育要体现人文性。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中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完善个性,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如上《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一课时,教师应给学生讲明幸福生活究竟是怎样得来?教育学生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一)采用情境化教学,增强学生艺术兴趣。

情境,是指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富于描述性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及设计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等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采用情境化教学,利用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对艺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艺术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这种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采取活泼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渲染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表现情感的欲望,使学生变枯燥、被动的苦学为美的享受,启迪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去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塑造出美好的心灵。如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用课件来引入,通过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作用作为 " 序幕”加以烘托,辅之以教师饱满的情绪、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富有激情的演唱演奏以及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想象和艺术完美的结合,犹如身临其境,情不自禁的萌生对艺术课的兴趣。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要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要引导学生应用抽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把想像力和思考力发挥到极至,想的更远、更广、更快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动性,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当然,教学中有必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启发和引导,设计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将学生领入艺术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进行人性化教学,锻炼学生优良品质

“教师是沟通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优良心理素质和品格的启发和培养。如:健康的兴趣、艺术的美感、大胆的想象、精细的观察、坚强的韧性、正当的荣誉感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及成功的幸福感等等。重视学生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 ,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 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 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积极主动、无拘无束参与艺术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演唱一首歌曲,集体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与教师一起学习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完善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开展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网络等技术日益成熟,艺术教育增添了许多了新的技术和手段,作为艺术教员,除了自己不断的加强学习外,还应该把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不断地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艺术素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