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乐者,心之动也―以学生心理为契机,灵活展开音乐课堂教学

作者:朱黎娟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习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进行音乐表现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按学生的心理发展施教并把握施教的正确时机,我认为首先应做到以下四“有”:
  〈一〉、有“的”施教
  有“的”施教,也就是抓住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的放矢地去施教。
  小学生心理发展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好动、好玩、好奇、好胜。㈠针对好动的特点,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律动性――动作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居重要的地位。㈡针对好玩的特点,音乐教学时要重视情趣性――游戏是从好玩的特点出发的,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培养情感,有利于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㈢针对好奇的特点,音乐教学要提倡探索精神――要鼓励儿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去探索音响的奥秘,去发现、创造音乐,使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幼芽适时地得到浇灌。㈣针对好胜的特点,音乐教学要突出主动性――要发挥儿童争强好胜、不肯落后的心理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有“序”施教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决定了他们音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因此,音乐教育教学要讲阶段性、顺序性,抓住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施教,“涓涓细水,长流不息”,循序渐进。
  〈三〉、有“乐”施教
  音乐学科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愉悦性和形象性,在快乐教育中的作用是得天独厚的。
  快乐教育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建立民主、平等、团结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实施教师“乐教善教”与学生“爱学会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
  〈四〉、有“别”施教
  儿童音乐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和可塑性。首先,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其次,这种音乐心理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发展的个别差异上。音乐教学过程要讲究分寸感,哪怕是些细微的不同,都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特点,有别施教,承认差异,扬长避短。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可塑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这是完全可行的。
  针对以上四个原则,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学生的心理为契机,灵活采用各类教学方式,常用的方法有:
  一、参与――体验
  “参与”――要求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强调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感情交流。学生动耳又动眼,动脑有动手,即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它使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很受学生的欢迎。
  参与――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教学中。
  二、情境――陶冶
  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一方法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其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这种方法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行为――辅助
  在音乐技能学习中,设计和使用一些教学媒体作为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多种途径理解、掌握、音乐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快技能掌握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做辅助手段,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为―辅助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减少行为技能的学习难度,有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运用中介物调整自己学习方法、步骤、进度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切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前景。
  四、引导――发现
  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依据杜威、布鲁纳等人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的现有经验要继续的改造,因此,教学不应该只是讲和听,不是去使学生把知识都装在自己的脑子里,而是必须通过“做”去感受和发现;要引导学生像学者那样去思考,培养他去“明智的推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提出走势的结论”。需要强调的是,杜威曾经提出了“儿童中心论”的理论,主张“从做中学”,批判了以教师为中心,经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发现――探索的理论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与杜威教育思想有根本区别,该方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又依赖于学生活动的发展。
  五、自学――指导
  这一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提供完整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每个人一生的自学奠定基础,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是现代教学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新情境的必要前提。怎样才能达到此目的呢?那便是要教学生学会自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对思维过程进行控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身,强调学生主体的自主控制。自学――指导的方法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终身性。
  以上列举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远不止这几种。因此,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学生的条件,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最佳方案,以求最佳的效果。同时,我们应该从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提高教与学质量为出发点,不断革新、充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之在音乐教学理论和音乐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