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探究

作者:黄健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黄健


  摘要:通过音乐教学,激发、陶冶、感染、升华学生的情感,是小学音乐课在精神层面达到的深层次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一线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达到情感教学与音乐教学的融合: 以情境陶冶情感、以技术激发情感、以活动传播情感、以总结升华情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感教学 融合


  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美育课程的重要支撑学科,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念的完善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开始注重音乐教学与其他方面教学的融合和共进。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将情感教学融入其中是自然而又必要的。通过音乐教学激发、陶冶、感染、升华学生的情感,是小学音乐课在精神层面达到的深层次的目标,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是小学音乐一线教师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融入情感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审美,将美感培育、情感培育等融入懂啊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着长远积极的意义:


  ( 一)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体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小学音乐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达到“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的目标。并指出: “音乐课教学应该以情感体验为重点,根据音乐所具备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把握其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被置放在了音乐教学的核心地位之中,即音乐课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审美的表现形式感受音乐背后更深层次的情感意义,借此完善学生的情感体系,达到美育的高级目标。


  ( 二)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情感教育涉及到的是学生内心层面的培育,是对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引导。小学生正处于性格成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情感发展中的“脆弱期”。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等的完善达到学生内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任何一个课程在开设和教学前需要权衡的目标之一。音乐课以其独有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借助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对音乐美的感受,达到学生内心层面的共鸣与回应; 同时音乐课的教学环境较为宽松,教学过程较为开放,教学评价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为学生的独立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 三) 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因素所组成的系统的完善。“五育并举,缺一不可”。德育和美育是学生内心层次的体验和升华; 智育的开发既需要外在的动力和工具,更需要以非智力因素加以引导和熏陶; 体育则是开展各育的基础,与其他各育构成了综合素质发展的体系。可以看出,以音乐、美术等学科代表的美育培养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起到支持和感染作用,是其他各育达到预期目标的“催化剂”。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探究


  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进程和步骤,结合情感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音乐课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 一) 以情境陶冶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是学生如闻其声,日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景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音乐课的教学需要教师设置必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以此达到教师进一步走进学生内心,作品进一步深入学生内心和学生达到与音乐的共鸣的效果。情境的设置是音乐课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音乐课的教学,能够走好进入音乐世界的第一步需要教师充分做好铺垫工作。情感教育将在情境的塑造中完成首要目标: 学生情感的陶冶。例如,《嘀哩嘀哩》歌曲的教学开端,教师可以先将《春晓》这首诗作写在黑板上,通过对《春晓》的回顾和总体概括,引出学生对春天的遐想。以春天的美好事物为开端,可以引导学生对本首歌曲的每句歌词产生共鸣,从深层次以学生独特的视角来理解歌曲的含义。在教学《童趣》这一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学生经常玩耍的游戏回顾自己最喜爱的,印象最深的时光,并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达到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之目标。


  ( 二) 以技术激发情感


  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课的教学同样如此。每一首乐曲的背后都有其复杂的、特殊的创作背景,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背后令人动容、愉悦的故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成分随着音乐的基调可以有所变化: 如感动的、欢快的、愤怒的、高昂的,等等,甚至是可以达到激发道德的境界,从歌曲中体会道德真谛。这些情感基调奠定了音乐的主旋律,也决定了学生从歌曲中能够收获到各种情感的体验。《蜗牛与黄鹂鸟》歌曲以一则寓言故事为背景,讲述的是蜗牛与黄鹂鸟关于葡萄成熟的讨论的小故事,这则故事里面暗含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等道德层面的内容。学生从欢快的节奏中既可以感受到歌曲带来的明快的节奏感,也可以得到道德方面的渗透。


  ( 三) 以活动传播情感


  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开展音乐活动便是其中一个创新形式。这种将肢体活动和音乐感受合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在学生内部的传播甚为有用。活动的开展应该是面向全班同学,以便于所有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达到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大众化。《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是一首节奏感强,旋律简单欢快的歌曲,是集体舞的备选曲目。教师可以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将集体舞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以舞蹈带动歌曲的教学,以集体活动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在舞步的教学和节奏感的培养上特别能够起到团结同学、愉悦身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


  ( 四) 以总结升华情感


  每节课的总结部分是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升华。学生应该如何表达出情感态度上受到的感染取决于教师开展总结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主导下完成本节课的小结,也可以将小结的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抒发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心得体会。这种体会发自于学生内心,也是情感教育的体现。通过个别发言,集体交流,教师引导,以达到升华学生情感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阿娇.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J]. 中国校外教育,2013,( 4) : 68.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