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幼儿音乐论文 >

中班歌唱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案例诊断分析

作者:陈雯 吴荔红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9-30   点击: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目标在于引导幼儿运用嗓音探索歌唱,感受并体验歌曲的旋律,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感受音乐的美,发展倾听和表征技能。《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旋律活泼、歌词有趣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打电话也是幼儿十分熟悉的生活情境。可见,教师组织本次歌唱活动时要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感受音乐活泼的旋律,体验歌曲的欢乐、诙谐意境。这也是本次歌唱活动的核心目标。因此,我们建议将活动目标调整为:感受歌曲有趣活泼的旋律;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能大胆地表现歌曲意境。

  2.鹦鹉学舌式的演唱不利于幼儿主动感受和表现歌曲

  案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形式以“教师范唱,幼儿学唱”为主。这样的互动形式无法支持、推动幼儿良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幼儿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欣赏、感受音乐美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才能主动欣赏和感受歌曲。当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意境设计一定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来感受和理解歌曲。为此,结合此首歌曲的内容,建议教师围绕“小老鼠打电话”设计合理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小老鼠打电话》活泼的旋律,逐步学会演唱。

  活动中,教师可以鼠姐姐的身份加入游戏,将歌曲演唱的要求渗透在游戏中,支持幼儿感受和表现。当然,教师要设计层层递进的游戏情节,让幼儿逐步感知歌曲的内容和旋律。首先,教师扮演鼠姐姐,幼儿扮演鼠宝贝,共同欣赏和感受《小老鼠打电话》的旋律;然后,通过设计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反复倾听《小老鼠打电话》音乐,感受其中活泼的旋律;接着,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充分理解歌词:最后,通过设计“猫不规则出现”游戏情节,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意境。

  3.教师多次的范唱限制了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案例中,教师多次范唱将幼儿的注意力导向关注演唱技能,从而影响了幼儿感受《小老鼠打电话》歌曲的旋律,幼儿对歌曲意境的理解也相对有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歌曲,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与手段。然而,案例中的教师本末倒置。案例中教师尝试运用游戏的手段让幼儿随着音乐游戏,但这只是为了验证幼儿是否会演唱,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小老鼠打电话》中的歌词十分有趣,充满了情节性与游戏性,可以将“先唱后游戏”的教学方法改为在游戏中学习演唱,这样更能让幼儿体验快乐、自主表现。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游戏情节让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第一层次,通过游戏“相互接打电话”引导幼儿体验与理解部分歌词,如“(问)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答)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第二层次,通过游戏“请朋友”,邀请与自己通话的好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词“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啊手中拿,5-4-3-2-6-7-8。(问)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答)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第三层次,通过游戏“猫来了”,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理解“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诙谐的意境,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扮演鼠宝贝想办法躲避猫的抓捕。

  三、活动方案修订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有趣活泼的旋律。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能大胆地表现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过程]

  1.游戏“相互接打电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嗨,我是鼠姐姐,我要打电话邀请鼠宝贝们来家里玩。

  师:电话本手中拿,5-4-3-2-6-7-8,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引导幼儿扮演鼠宝贝们相互接打电话。

  本环节通过“相互接打电话”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打电话”部分的歌词。

  2.引导幼儿在“请朋友”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理解歌词内容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小老鼠打电话》歌曲,你们先来听听。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