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以“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为例

作者: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朱华琴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指向,倡导构建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其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向。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核心素养设定六个目标维度,进行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单元目标设计,将所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于课堂,并与学习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素养提升和整体发展。同时,在梳理问题驱动、单元多维目标设计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立足于问题设计的四个原则,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的四个策略,以期推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落地课堂。

  关键词:问题驱动;多维目标单元设计;音乐核心素养;中国民歌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学方法宜采用适应高中生认知特点的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教师从听赏作品或艺术表现的处理环节中设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或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维。”(1)实践证明,将解决问题运用于学生的学习中,利用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而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合理有效的驱动问题,不仅要包含对单元主题及其学习内容的探索,也要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对学生素养提升的考虑。换言之,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教学设计,应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从多个目标维度来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从而成为连接新课程理念和优质教学实践的坚实桥梁,确保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音乐课堂。

  本文将结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内容,在梳理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立足于问题设计的四个原则,探讨如何开展单元设计,以期提升现阶段高中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

  一、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的内涵和意义

  刘月霞和郭华认为,教学要改变从前“去问题化”的模式,实现解决问题的教学、生成问题的教学。(2)丁念金认为,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将教学转变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的过程”(3)。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不断发现、质疑、探索、评价和反思,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培养能力,逐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获得自我成长。

  所谓多维目标,就是从多个维度去达成一个整体目标,并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提升。(4)这与强调“能力提升、素养培养”的新课程理念相契合。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要求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资源,重构单元教学内容,从知识、体验、分析、技能、表现、迁移六个目标维度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问题结合起来,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同时,使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真正做到学科育人,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见图1)

图1

  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从习得规律看,有利于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聚焦单元多维目标,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音乐产生感悟、理解、表现和创造,为学生拓展思维、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奠定基础。第二,从学科本质看,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体现了音乐学科本质性的思维方式—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教师在音乐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第三,从学生发展看,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维度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和整体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二、多维目标单元设计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是课堂活力的源泉,通过问题来驱动教学是开发学生思维潜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服务于单元教学的多维目标,就要遵循一定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认知理论认为,当人们遇到陌生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复杂的不确定性,它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的激活,这种面临不确定性情境而产生的激活状态被称为好奇心。(5)好奇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本质,使其感知或认知产生冲突,进而转向对问题的探索,为更深入探讨问题奠定基础。

  (二)真实性原则

  音乐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富有激趣性和实践性。(6)多维目标单元设计中的问题设计要以单元主题为统领,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兴趣点开发教学资源,将问题融入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联想,实现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使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得到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结果。

  (三)发展性原则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由成人帮助后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该理论使人们能够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其可能性,这与新课程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因此,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其置于“接近知道而又不能全知”的境地,进而引领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步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进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发展。

  (四)层次性原则

  多维目标单元设计中的问题设计要遵循“逐级进阶深化”的思维方式。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即基础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发展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留出创造性能力发挥的空间。这种基于整体设计、分层推进的驱动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三、以问题驱动为重点的多维目标单元设计的策略

  教师首先要从学科本质出发,明确多维目标单元设计的指导思想;其次,从课程内容视角出发,深入研读教科书单元内容,深刻理解单元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确定多维目标;再次,从课程实施层面出发,以单元多维目标为统领,设计具有启发性、真实性和发展性的进阶式驱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孕育出学生的能力;最后,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