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初探

作者:伍华静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福建霞浦县实验小学  伍华静
  
  
  一、教学的某些现象
  
  
  1.我曾经在教《谁唱歌》一课时,一名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我同桌总在那里瞎唱,跟老师唱的歌词不一样。”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我便瞪了他一眼,让他学着我唱。课后,我把那位学生请到身边,无论我怎么鼓励、启发,他就是不唱他瞎唱的内容。
  
  
  2.在一节欣赏课中,我让学生听完曲子后,根据内容画一幅画,全班学生都在提笔画画,只有一位学生与众不同地为曲子配了一首诗。
  
  
  二、现象的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都有本能的创作欲望,这时儿童的知识虽不如成人,但感染力、想象力、创造力却是一生中最旺盛的。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正确地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瞎唱瞎跳,与众不同,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将是十分遗憾的,也许“天才”就在这一刻被“抹杀”了。
  
  
  三、问题的提出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四、实施对策
  
  
  1.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情感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在音乐课上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做无谓的限制,应给他们自由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争吵等联系在一起,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与教学的看法不一定完全一致。假如教师轻易代替、否定,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懒于动脑、疏于尝试,对于这样的学生谈创造谈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我认为只有在教学中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营造自由的气氛,不断以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来给学生信心和勇气,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的氛围,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想象、表现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一节用小乐器创作一首主题为“雷雨前后”的音响故事时,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想重重地击门来表现打雷的声音……”对于这个学生的奇思妙想,我及时给予肯定,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瞪他一眼,而是带大家一起尝试练习,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起来,纷纷畅所欲言:“老师,我想……”
  
  
  例如,学生在听完《小燕子》后,我请学生为小燕子的家画上装饰,就是用图形来表现两个不同的段落时,我鼓励学生说:“不要怕错了,大胆地画,只要把你们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很棒。那么下面谁愿意把你们的画拿上来张贴,和大家分享呢?”话音一落,学生们相继把画拿到讲台上。看,有的学生把“柔和舒展”的旋律画成

等等不一样的图形,有的学生把“ 坚定有力”的旋律画成了

等多种图形。多好呀!多形象的图画!对于他们的见解、创作我从乐曲的情绪、旋律、力度等不同方面给予了赞许、肯定。
  
  
  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空间,就能给学生延伸了创造更大、更广泛的学习和探讨的空间。这一空间一旦形成,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其纵横行里,乐此不疲。
  
  
  2.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的基础具有个性、自主性的。在欣赏乐曲的音乐形象再创造中,因个人认识感受不同,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表达的方式也不同,这是艺术欣赏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教学中我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强调个体独特的感受,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见解、展示才华,对他们显露出的“突发奇想”和“智慧火花”,都及时进行“引思”和“助燃”,促使他们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让他们的创新精神在个性的思维中闪光。

  例如,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这首歌曲时,随着一段悠扬、宽广、风格浓郁且由弱渐强的蒙古族散板音乐的响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草原”中,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当音乐结束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出草原上的各种场景,结果学生思维活跃,分组讨论,争相表演,有奔腾的骏马、欢叫的牛羊、飞翔的雄鹰、洁白的毡房、劳作的牧羊人等造型。但是,有一组造型与众不同,他们表演一群迁徒中的牛羊,在沙漠化的草原上挣扎着向前移动,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沿途中一只只牛羊倒下。面对学生精彩的创意,我都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对刚才这一组同学与众不同的表演更是给予大力表扬。接下来,我就把这一组同学极富创意的表演当做教学的契机,进一步拓展思路,以“怎样防止草原沙漠化”为话题,让他们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想出奇招,让草原绿草成茵,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潜能。
  
  
  3.在想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可称之为“创造力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其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在课堂中的许多创作都是我们这些教师都无法想到的,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开启想象力。
  
  
  当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和打击乐器交上朋友后,我常常会在音乐课中敲击串铃、木鱼、三角铁、小镲、沙球等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把想象和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不同乐器产生的音响可表现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木鱼是妈妈切菜的声音,是我们走路的声音;沙球是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是下小雨的声音;碰铃是雨打在水面上的声音;是小鸟唱歌的声音……。”有时候,我会反过来,看看这样一个片段:用声音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小红帽提着篮子到森林去看外婆,那么森林中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这时我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用语言描绘想象到的情景,有的说:“小溪潺潺的声音,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小红帽轻快的脚步声、小鸟飞远的声音、狼看见小红帽的吼叫声……哇!”你看,多么丰富的想象。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乐器来模仿这些声音,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演奏的结果,并加以概括和改进,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不同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联想音乐、创造音乐,再由音乐中想象到不同情景,由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独具匠心的创造力,让想象把学生内心感受用音符表现创作出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4.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有了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氛围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我会选择音乐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性表达心中情感及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创造性思维空间,使他们的创造灵感得到的启发。我在上五年级的音乐课时,都会坚持开设一个栏目叫《星光大道》,就是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几个学生上台出示下期的主题,
  
  
  他们的主题五花八门,有:“疯狂的球迷”“今天去春游”……他们根据自己主题指定的表演者,被点到的学生用两三天时间来准备,他们个个热情高涨,有的查资料,有的编台词、有的做导演、有的搞策划,相互间配合默契,充分调动了他们各自的创造性思维。下一节课他们就带着作品来为全班表演,在表演之后,大家互相评判,看谁对音乐的选择、节奏、情绪的理解最好,动作表演更符合角色,最后由大众评委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音效奖等。如此循环,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氛围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在一次次的掌声和喝彩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显示了他们的创造才能。
  
  
  学生的创作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多留心创造条件鼓励引导他们的创作,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只要我们蹲下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去探索和创造,就能看见学生展开翅膀,在无限广阔的音乐天地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