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践行新课标须观照的几个问题
作者: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张雁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4-28 点击:
音乐实践阶段,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任务要求和实践活动方向,并提供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帮助,给学生提供音乐实践展示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通过音乐创编活动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综合实践,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气氛无趣、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进一步探究音乐的意义。
音乐创编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相辅相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高阶教学目标。从音乐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乃至整体艺术素养。音乐教学中应以新课标理念,贯穿音乐课程的欣赏、表演与创编,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推动创新实践。
总之,在教学中要以新课标为重要依据,注重音乐性和教育性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音乐实践,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可行的教学情境,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高参与度,进行基础艺术实践,积淀自身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感知力、增强艺术表现力、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
参考文献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19,4.
[2]姚晓慧.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郑冠群.后疫情时代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2(18):73-76.
[6]靳晓燕.戏剧、影视、舞蹈加入“新课标”:“新三科”来了,艺术素养如何落地[N].光明日报,2022-07-19(014).
[7]郭晓霞.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与拓展:支架式教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上一篇:三维一体:核心素养落地的音乐课堂教学路径探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