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生在器乐教学中的心理浅析

作者:罗湖区南…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小学生在器乐教学中的心理浅析                           
随着器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学生学习器乐的热情,特别是学习民族器乐的热情越来越高。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兴旺,令人高兴。但是,对于器乐教学最基层的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则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器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年的乐器教学,使我感受到在器乐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是搞好教学的首要条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感受与体会: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一般地来说,年龄较小的学生,学器乐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这时有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有的小朋友是对教师崇敬;有的小朋友是觉得弹琴好玩才来学的;有的小朋友是为了自己能掌握一种演奏乐器的本领而学的;而有的则是出于要和同学比好胜心来学的;还有的是由于同学的推荐和父母的启发而来学的;甚至有的小朋友是被家长逼迫来的。我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听说学校有器乐学习,就让孩子来学。该生开始学得很高兴,但没两天兴趣渐渐下降,以至于坐在琴前就愁眉苦脸。这种学生是家长喜欢,孩子本身并不喜爱,是家长把自己的热情凌驾于孩子的学习热情之上,不考虑孩子的心理,还反复对孩子说,“这是多好的机会,我小时想学都没机会学”等等之类的话语。对孩子“恨铁不成钢”,一味的责备。试想,这样的学生早已失去了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家长一味的说教与批评,学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是越来越烦这些枯燥的器乐了。 有位教育家说的好“兴趣不能代替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代替能力,但有了兴趣却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地发挥出来。”从学生心理上讲,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就等于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我的第一堂课是这样上的,先请学得好的学生演奏几首曲子,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感染力比较强的曲子,然后我来介绍乐器的来源和发展等一些乐理常识。这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羡慕得不得了。这时音乐就像会说话的语言一样有它自己的文字,你不必说什么。音乐的灵气已渗透到学生心灵,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乐器的学习兴趣。下课时, 孩子会问你:“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看得出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既高兴又主动,效果也会比较好。
二、    根据心理激发兴趣                   
   一般说,学生对学习器乐都是有一定兴趣的。像一副积极的“催化剂”,使孩子产生对学器乐的内在动力时,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学器乐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所以,兴趣在学生器乐教学中的作用确实不容低估。因此,教师的教学中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一开始是由对乐器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见渐渐变为内在兴趣。学生会问自己:“我是不是喜欢学?”同时家长、老师也会问相同的问题。如果对一些正在疑惑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或不学的情况出现。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从两个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
 1、语言引导      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孩子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要求和教育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器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扬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习器乐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言语,却能体现出教师素质。再对学生的赏识鼓励中,尤其要学会接纳学生的不足与失败,只有这样,赏识和鼓励才会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溶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是她的知心朋友。
2、教学引导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认识三个音域可找四个小朋友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音域。在教识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 2 3 5 6 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小朋友;低音区1 2 3 5 6 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小朋友;中音区1 2 3 5 6 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小朋友;高音区1 2 3 5 6 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小朋友;倍高音区1 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小朋友。一曲《小羊》也可认识并讲解三个音域。123羊妈妈讲话像中音区一样柔和、婉娩到来;123小羊宝宝说话就像小朋友明亮、清脆响亮; 123羊爸爸话语低沉、循循教导,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又如初学入门中的演奏姿势和触弦方法是古筝教学的关键。对于柯达伊教学法小三度和大三度构成了音乐组。这是全世界儿童通用的音乐语汇。根据这一特点。我把五声音阶的一个八度分为561和123两个音组。改编儿歌教材,编出简单的练习曲。在节奏基本上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易于儿童所尽快掌握的。 (一)4/4  1 2 3 -   3 2 1 -   1 3 2 1  2- - -            1 2 3 -   3 2 1 -   1 3 2 2  1- - - (二)4/4  3 2 1 2   3 3 3 -   2 2 2 -  3 3 3 -   3 2 1 2   3 3 3 1   2 2 3 2  1- - - (三)4/4  1 6 5 -    6 1 5 -   6 5 6 -  5- - -            1 6 5 -    5 6 1 -   6 1 5-   6 1 - -       在初次见到古筝的儿童。总是好奇地用食指向掌心里拨法。、形象思维。从生理现象来说,食指是指示指,我在教学中发现了这一特点。在第一堂课教学中,我就顺意教儿童用食指正确拨法,食指换中指(右手累了换左手)而后可教大指。结合弦位、音名的识记等知识进行教学。大指要特别形象地讲解把大指比喻一节节火车在穿山洞(大指向掌心运动)顺势而上 、顺势而下,再后教手指配合使用的指法。 根据手的结构特点,结合孩子熟悉的语言和曲调。                                      参考(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配曲弹指指法,以期作到因材施教。在弹《世上只有妈妈好》、《小白船》、《卖报歌》边弹边唱。当一个学生弹时,其他孩子都跟着和唱。大大的增加儿童的学习的兴趣。对于稍大的点的学生,可让学生自编指法。
三、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学生在器乐教学中常见的心理表现之一。即学生在学习和练琴过程中对老师,对家长有着强烈的依赖性。表现在:从视谱到调弦从手指的姿势和力度到每一个指法,事事都要老师指点都由教师包办,而学生自己根本不动脑筋只是囫囵吞枣地 、机械地接受。我们知道,弹奏器乐是一种视、听、运用等多种感官与大脑思维心枢协同作用的心理表现活动,它需要把技能操作与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乐曲是经过大脑的智力加工,才由手指弹出来的。所以,如果学生不通过思维和领会,是不可能学到知识和弹好琴的。 依赖心理这种不良的意志品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儿童本身的天性,即儿童生来就对大人有一种依赖;二是“添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法忽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只灌输不启发,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善于对脑。在种不良的教育影响下,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要克服学生在学器乐中的依赖心理,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一些传统教法的不足在于对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不够,要进行改革,就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仅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而且能自觉检查练习中的技巧问题。如:手形是否规范,手法是否正确,部位是否放松,乐曲处理十分得当等等。由于流派不同,方法也有区别。但一些通病都是不允许的 。如端肩、架膊、过分突手腕、手指僵硬等等。切不可任其下去,养成毛病。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过分的“指点”、“帮助”甚至包办,逐步培养学生能独立地、自觉地、再的主动地学习弹乐器,而不是依靠老师或家长等外力的督促。
四、竞争心理                在器乐教学中,学生还有一种明显的心理特征――竞争心理。即学生在学器乐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己要比其他小朋友弹得好,自己要把其他小朋友比下去的心理愿望。 那么,孩子是怎么会产生竞争心理的呢?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好胜和自尊心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希望别人夸“自己”真棒。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征,创设竞争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喜欢集体活动,老师可组织学生集体练琴,让他们相互竟赛以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集体进行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或个人两两竞赛。所以说,在器乐训练及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各种竞赛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每一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进行学习竞赛,固然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若用之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例如:孩子本来就有一定的好强心,如果让他们为竞赛而竞赛,就会使他们的好强心变得更强,这样,反而孩子养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老师在使用在一方法时,必须明确:竞赛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儿童的演奏水平,决不能为竞赛而竞赛。另外,运用竞赛必须适可而止,过多的采用,孩子会习以为常,学习效果也就不会那么好了。       综上所述,学生能够成功地学好器乐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学习弹琴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器乐教学中,只有积极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巧妙地、适当地运用小学生的心理,克服学生在学习时的依赖心理。才能了解孩子、走近孩子、与孩子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显示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持久兴趣我深深体会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要进行教学改革,绝不能停留在学理论和旧思想上,我们应当走进学生的心中,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生动地自觉自愿地汲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呼声,探究学习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才会有参与的热情。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学会面对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学会反思。这样师生才会共同地发展,才会共同努力把音乐课改发展得到更完善。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