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打开创新思维的通道――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打开创新思维的通道

    ――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吴传辉

欣赏占据着中学音乐课的半壁江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音乐欣赏活动,其音乐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学生对音乐的解读和演绎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它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欣赏的评判活动是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活动,进行批判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就是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冲破传统观念、权威教条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这是欣赏教学中创新活动的重要品质。例如,音乐成语“对牛弹琴”,张鉴《案易林》注:“牛耳聋,不知声味”,“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对于这样的历史观点,学生是否同意呢?我在进行音乐成语赏析时,让学生抛开作者的看法,从生物学的角度谈“对牛弹琴”真的 “不知声味”、“伏食如故”吗?学生顿时开动脑筋,认为音乐能使牛的进食与反刍速度减慢,食物被充分地消化吸收。有的还举例论证,奶牛场每天定时播放轻音乐来提高奶牛的食欲,增加产奶量。同时由此想到牛的默默奉献,不禁想起鲁迅的一句话:“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凭添了对牛的一层敬意。

    学生的思维源于书本而不拘于书本,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问题是点燃思维的导火线,在平时的欣赏课中,有目的的设置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我通常会问:“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你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有何见解?”等,类似的问题,一下子给学生提了神,学生踊跃发言,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歌曲《歌唱祖国》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欣赏时,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音乐,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担任MTV的编导,你选择什么样的背景为这首歌曲设计电视画面?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展开思维的翅膀,纷纷说出不同的联想背景:有白发老人在海外盼回归的画面;也有天安门前儿童奔跑欢歌、鸽子和气球一起放飞的画面;有群山海洋、火箭升空的镜头;也有繁华都市车流穿梭的镜头;更有体育健儿夺得金牌、奥运会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镜头等。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类似这种问题解决法,用之于欣赏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展示了思维的综合性,把学生对音乐的解读提升到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高度来诠释和思考。这较之一张张挂图或多媒体画面,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营造自由氛围,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良好氛围的创设是创新思维的温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在随堂欣赏课中,教师应营造一种融洽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发自由想象,优化欣赏教学过程。如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一开始有学生问老师:“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吗?”我鼓励学生说:“只要是有感而发,说错了也没关系。”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他们大胆思考,自由想象,一个个“猫捉老鼠”,“警察抓小偷”,“猎人与野兽搏斗”等浅显的动画童话故事应运而生。接着我作进一步的情感诱导:“你感觉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此时课堂气氛热烈,思维被激活,学生敢想敢说:“激烈、紧张、搏斗、挣扎、有追有跑”等。我抓住学生有了强烈情感体验的机会,结合贝多芬及作品筒况,顺势作深层次的理性启发:“你能从中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吗?”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这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有的说这是英雄形象对灵魂的洗礼,觉得自己充满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等。最终推动学生在想象中意识到“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信念。轻松的氛围、想象的自由、教师的善诱,使学生进入到音乐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其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

四、渗透辩证精神,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正则有反: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善于从事物的正面想到反面,或从反面想到正面,从、其对立面赋予新的内涵,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有益的。我在指导学生欣赏器乐时曾讲到滥竿充数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南郭先生的走。学生普遍认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最后不能单独演奏而逃走是不光彩的事,但也有学生有不同意见:“南郭先生的走,说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表明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的精神。”由于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课后学生还根据相关学科的知识举一反三,认为圆形的地球上“南辕北辙”是可以达到目的地的,根据惯性原理,“刻舟求剑”也不无道理。学生的方案是否可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充满理性的积极思考。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肯定学生逆向思维中的合理成份,教师不能轻易下否定结论。

五、注重体验评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感知、体验与思维活动相交织而进行,能把个人的情感完全融入乐曲的情境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课堂上我常常让学生自己在感知中想象,在体验中评价,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富有真情实感、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过程中,优美而伤感的音乐在人的脑海里展现出无锡惠泉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使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痛苦、迷茫和凄凉,这时学生在联想中感受到作者阿炳不幸的人生。伴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高亢激昂、铿锵有力的旋律使人体会到阿炳不屈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想象出他是怎样以顽强的毅力在贫穷与饥饿之中生活。听完乐曲之后,沿着思维的轨迹,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二泉映月》是一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二胡独奏曲,乐曲倾诉了作者一生的辛酸苦辣,控诉了世道的不平。在欣赏这一乐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最后对乐曲作出合乎逻辑的评价。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听出“弦外之音”,看到“画外之景”。

    当然,欣赏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远非这一些,还有联转思维能力、情境思维能力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体现的精神,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快地让学生跳出一般的悦耳悦目的层面,进入到悦神悦智的审美领域,实现由欣赏到鉴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自2006年5月《儿童音乐》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