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授之以“渔”而非“鱼”--------浅淡小学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敏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作者: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 

【内容摘要】:针对目前信息时代商业逐利模式下产生的大量流行音乐信息对小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冲击,本文从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三方面入手分析,结合实践实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自己来领悟什么是美,如何感知、分辨音乐的美与丑。并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来破解小学音乐教育中一些学生“不爱经典只爱流行”的尴尬,进一步实践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关健词】:培养  兴趣   审美  评价  鉴赏能力

    在现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里,校园生活不再能独善其身,各类流行音乐、网络音乐早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通过社会媒体的强大宣传力的影响下,小学生们对各种流行音乐也是“不会唱来也会哼”。每当看到一些小学生手拿MP3播放器,耳塞里回荡着劲爆的DJ、舞着“双截棍”时,笔者深感肩上的责任不轻。现今音乐的发布与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载体,自由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代表着音乐发布的自由和获取的自由。这种没有约束的“新自由时代”所产出的大量音乐就注定当中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群体显然对美与丑尚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对自已所处的年龄段适合欣赏什么样的音乐没有清晰的定位。每天在各种音乐信息的包围中有意识、无意识地接受着,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我们的音乐教育在各种流行音乐的冲击面前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堵”,肯定是行不通的。再者很多优秀的流行音乐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其中的所表现的情感美也正是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所欠缺的,是学校音乐教育很好的补充。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现今学校音乐教育应对冲击的基本思路,也是素质教育对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多元化的紧迫要求。

    所谓鉴赏,即可以理解为欣赏、鉴定两层意思,是人对“音乐语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那么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音乐欣赏水平和对音乐评价能力两个方面的提升。下面笔者通过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对有助于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一些浅见。

    一、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一切学习活动都注定事倍功半。针对目前流行音乐对小学生有着强大影响力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不妨来个“顺水推舟”,对课本之外的流行音乐有选择性地引入欣赏课当中,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朴素的人生哲理、直白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1.流行音乐的范畴

    流行音乐又称通俗音乐,两个名称反映了其两个特点:

   (1)广泛传唱,具有很强的流行性。

   (2)从创作到表演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大众化的审美倾向的特点。

   广义上的流行音乐的范畴可以包括一般不表现重大题材和思想内容的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而我们日常所指的流行音乐是指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的,适合现代广大群众口味和心理需求,通俗易懂的抒情性、表演性、娱乐性较强的音乐。并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而更替,但也不乏的反映了时代特色、极具艺术性的精品而成为经典。体裁形式短、曲调歌词结构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情感真切易被大众传唱。

    2.正视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

    有些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只奉高雅音乐为经典,把一切流行音乐贬得一文不值,视其为“洪水猛兽”,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感和多样性。高雅音乐严肃理性有余而通俗活泼不足,对于生活经历少的小学生来说情感上不容易产生共鸣。而一些流行音乐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更真实直接的表达了人的情绪,人的感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正好填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隙,受到学生欢迎也就水到渠成。其实我国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具有较好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我们应该不拘一格。

    3.引入适合的流行音乐促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本理念,加调音乐教育要“注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华音乐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这给我们的流行音乐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只要内容健康向上,并能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那么在欣赏课中选录给学生们欣赏并展开讨论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升音乐学习材料的多样化有莫大好处。再加以老师的正确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例如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堂欣赏课。

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又要听无聊的歌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流行歌曲啊?

学生们精神一振:好啊……老师,那今天带了什么歌啊?

师:大家喜欢范晓萱吗?

生:我们喜欢。

师:不知那位同学会唱范晓萱的歌?

生纷纷举手:我会,我会!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家一起来做运动……”

师:大家唱得很好,既然大家都喜欢萱萱,那我们今天就来听听范晓萱演唱的《我爱洗澡》。

师:大家认为这首歌适合你们听吗?听后请大家来谈谈感受?

生1:适合,这首歌很有儿歌的味道,节奏感很强唱起来琅琅上口。

生2:歌词简单,贴近我们的生活,充满童趣。

………

    二、重视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核心就是感知音乐所表现的美的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知识技能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条件与前提保证。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一定或必备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审美就无从谈起。正如艺术教育理论家郭声健先生所说的:“如果学生听到一段音乐之后不知所云,不能联想、想像、触动,那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新课标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降低了对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但笔者的理解是新课标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求我们放弃进行那些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以及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的做法,转而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通过主动地探寻、领悟、体验,真正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说新课标对于音乐知识与技术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是真实意义上的降低,而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

    笔者在上五年级《春雨蒙蒙地下》一课时,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知识技能。如果单独讲解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很容易产生“一言堂”,使学生丧失对本节课的兴趣。于是我首先创造了情景,让学生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生:“花丛里、倒影里、山野里……”“春天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永远把它留住呢?那能用什么法办能留下这美好的景色呢?”生:“拍照”“对呀,那我们就拿起相机吧,老师先给你们集体拍一张,摆好‘POSE’了,‘卡 次 嚓’,注意相机发出怎样的声音。相机发出的声音组合起来原来就是我们音乐中的知识――切分节奏。”请同学们模仿一下相机的声音,“卡 次 嚓”……“ X  X  X ”。平时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拍照游戏中掌握了,学生学得也很快乐。“听,老师的春天在哪里找到呢?”“在春雨里”“是啊,春雨淅沥沥地下,落在美丽的红花上、小草上,你们就是这些红花绿草,请和春雨打声招呼吧‘刷刷刷’”。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用象声词来模仿春雨“唰唰唰唰”地声音,然后再列举出大雨“哗啦啦”的声音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巩固歌曲中春雨的唱法。 “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那动听的旋律吧,说说听后的感受?”有的说很轻柔,有的说很优美等。我作了总结是啊,因为歌里唱‘春雨蒙蒙地下’,那一定是很柔美的,不像夏天的雨那么粗暴。等学生在演唱时,不用我提示,自然地把声音放小了,放柔了,声音的要求解决了。最后一句歌曲是从MP到PP的处理,我先问学生“听春雨的声音为什么到最后越来越弱了呢?”“因为雨越下越小,越下越小,渐渐地,雨停了”。学生感受到了这一情景,在演唱中就轻而易举地处理好了力度记号。通过这些形象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演唱中得以很好地运用。

    通过将音乐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逐渐有了细微的辨别能力,对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形式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随着音乐听觉培养的加强进一点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精细、敏锐的感觉与反应,学生更容易地感受音乐作品中的美,距离“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也更近了一步,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就正如一句广告词所形容的:“往上一小步,都有新高度”。

    三、通过欣赏渗透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的能力

    音乐评价能力是指判断音乐艺术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其中包括评价音乐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学生对音乐的评价是在学生心目中对音乐审美价值的衡量,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另一重要分支。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自主评价能力,就会发现不了音乐中美的特征,不能判断雅与俗,不能认识到音乐内容中的积极的、进步的一面。造成无法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势必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体会不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无法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那些在现代商业利益驱使下,只为了满足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的文化糟粕就会比优秀音乐作品很容易侵占学生们的视听空间,又反过来左右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与其去阻止学生去接触这些商业文化,还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学会欣赏和分辨音乐,提高对垃圾音乐文化的“免疫力”。

    1、评价标准

    判断音乐美与丑、善与恶的评价标准既有传统的音乐艺术美学,如(1)韵律的美与丑,表现为通过运用节奏、音高、调式等综合手段,能否集中表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能否给人以愉悦感。(2)歌词美与丑,表现为歌词的表现形象、意境是美还是低俗,是否有文学价值。(3)演绎情感的美与丑,表现为在配器方面、演唱者的个性方面是否得体。能否让欣赏者在情感上“回味无穷”。同时评价标准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审美需求包括是否具有时代感和人文性,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有数不清的文化艺术作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历史不再被人广为传播,其根本原因是文化艺术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代表着当时的人文思想,“适者生存”的道理在文化领域中也同样适用,除了一些经住历史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长青树”外,大部分在时代变迁中不再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价值的转变而会被冷落直至消失,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被发掘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感觉不到了美的原因。

    2.渗透方式的运用

    实际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比较的教学手段来渗透评价。特别运用好比较这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优秀音乐作品与低俗无聊的音乐歌曲放在一起作欣赏比较,引导学生探讨比较音乐的感受,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学会辨识美与丑、在比较中认识雅与俗。比如:在课堂中,分别播放旋律高亢优美、极富个性的《山路十八弯》和几乎谈不上旋律却非常流行的网络歌曲《猪之歌》,或者播放旋律抒情,歌词表达母子亲情的《懂你》和歌词内容极为消沉低俗、表现极端无聊又非常流行的歌曲《狼爱上羊》,启发引导学生们畅谈比较歌曲旋律的美与丑,歌词所表达的雅与俗。通过讨论使学生们逐渐认识了一些庸俗低级音乐的共同特点:旋律简单易记但太平庸,节奏强烈但太刺耳,歌词上口但太粗俗,表达情感直白但太露骨,有如无病呻吟一般。通过对比、讨论体会比言传说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音乐的艺术价值”,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怎么样鉴赏歌曲,怎么样学唱。当“流行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流行感冒”这则关于流行的笑话在学生当中流行起来时,学生们对流行音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3,6

[2]吴锐淼. 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5

[3]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 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2003,6

[4]中小学音乐教育[J]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