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小学音乐教法 >

浅谈音乐课堂中用心聆听的重要性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7-20   点击:
  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音乐是陶冶情操,影响人内在气质的艺术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堂着重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及创造音乐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音乐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学会聆听音乐,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一)在歌唱教学前,引导学生静心聆听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每当学习一首新歌时,总是显得格外地兴奋,在初听歌曲时忍不住大声唱起来。尽管这种积极和表现欲是我们所推崇的,但是,没有经过任何的学习,仅凭那三心二意的跟唱,演唱的准确度可想而知。人们总是更乐于重复熟悉的东西,孩子也不例外。错误的演唱一旦形成,便很难改正。因此,教师此时应当及时地予以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积累正确的音乐记忆。
  在学唱歌曲之前,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欣赏,对作品的表现内容、节奏、旋律风格等等做事先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学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并不急着向学生出示歌谱,而是比比“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安静地听,纯粹地听。第一遍粗听时我问学生“这首曲子的情绪是什么?你的心情怎样?”;第二遍复听,让他们带着“请你画一画这首曲子的旋律走向线,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去仔细聆听,学生从而明白了下行旋律的作用;第三遍再听时,我让学生轻轻跟着旋律哼一哼,来进一步体验下行旋律和深情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音乐要素间是有相互关联的。在进行了一定的铺垫后,再出示歌谱。这一次次地听,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辅助手段,只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凝神静听。对作品充分地欣赏,就会为歌曲的学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许多的难点,如歌曲的节奏难点,就是在这静心的聆听中迎刃而解的。
  (二)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静心聆听
  静心聆听音乐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应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一个欣赏者,作为“音乐的欣赏者”就要知道怎样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怎样能给自己,给他人创造比较好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最重要的就是静下心来倾听音乐。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我常创设故事情境、运用启发性的语言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等学生们完全放松下来再开启音乐,让他们的聪明与灵动在音乐中得到无限的发挥。而且我还会让学生反复的聆听相同的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如:在欣赏音乐童话《乌龟赛跑》学生非常熟悉这个故事时,利用这点,设计教学课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分片段让学生边看边听,学生知道有三个片段,分别是:(第一片断)“森林的早晨”;(第二片断)龟兔赛跑;(第三片断)“欢乐的群舞”。接着着重感受第二片段,乌龟和兔子这两个形象是如何展现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学生很快认识了单簧管和大管以及各自代表的动物形象,声音特点。由静听音乐到理解音乐最后再请学生听着音乐表演这两个动物。由此可见,教师在音乐欣赏中是一个主导的作用,只有通过自己的智慧及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逐渐培养学生养成静心、专心听辨音响的习惯。
  (三)合唱训练中,引导学生轻唱聆听
  随着课程改革教材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高年级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合唱歌曲,许多学生都喜欢唱高声部,两声部合唱时,要么出现跑调现象;要么出现两声部各唱各的,甚至还会相互比嗓门,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边听音乐边“轻”唱,因为孩子们的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这个是教师对学生在人性上的关怀;其次,教师可以顺势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尽量运用头声发声的习惯,可能学生一下找不到正确的位置,但在轻声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却能较容易地找到头声的发声点,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演唱方法;再者,轻声演唱还能让学生自觉养成随时倾听演唱效果的习惯,学会听自己的声音,它是不是很美,是不是与别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完全地、真诚地放到集体的表演中,与人合作的好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养成。当然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这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