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小学音乐教法 >

巧设音乐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吉林省柳河县亨通学校 吴兴玲 穆晓波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11-05   点击: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导课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化上下工夫。

  一、导课趣味化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有了好的开端,就能先声夺人,形成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经常用讲故事、猜谜语、跳舞蹈、设情境等方法导课,力争使导课环节生动形象,充满情趣。例如,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册教材《小青蛙找家》一课时,我利用自己做的小图片,边讲故事边贴图片:有几只绿色的小青蛙(贴小青蛙)清晨早早地离开了家,它们来到小河边(老师做蹦跳动作)游戏、玩耍,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天黑了下来,小青蛙们要回家了,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妈妈身边(贴大青蛙)。通过故事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而且使学生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一举两得。

  二、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得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学生感到有趣味。例如,在讲授第二册《谁在叫》这首歌曲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首先以Flash的形式播放歌曲之后,提问:“这首歌里都有谁在叫?看谁的耳多最灵?”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我用电脑以幻灯片的形式分别出示小猫、小鸡、小鸭和小猪。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设备,给学生提供动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让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歌曲,受到了教育(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动物说话》时,在学生听歌曲的同时,让他们随着节奏拍手,在学会歌曲后,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歌曲。规则是找几个同学围成圆圈,逆时针走,再选三名学生扮演“小鸡”“小鸭”“青蛙”站在圈内,音乐开始,“小动物”按节拍自由地做动物蹦跳的动作,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动物跳到一个同学面前,给他带上头饰,与其交换位置。音乐再起,新的同学又开始做动作,游戏继续进行。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歌曲,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