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初中音乐课改 >

“多变的节奏”(双语教学研究)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徐州三中》

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律动、游戏等综合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启发学生创作简单的节奏,能够用自制教具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创作简单的节奏型,并能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三、突破口: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并用自制教具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

四、年级:预备七班

五、教具:多媒体制作、录像、钢琴、自制教具打击类、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hello歌(由学生依曲填词创作)

(二):多变的节奏

1,欣赏Stomp乐队的打击乐演奏片段

2,节奏模拟游戏

思考:音乐能离开节奏吗?

节奏离开了旋律能单独存在吗?

3,即兴为熟悉的儿歌、诗词编配节奏

说明:

引导学生感受节奏,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用游戏娱乐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并启发学生,节奏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存在。

(三)名曲欣赏,并感受音乐中有代表性的节奏型

1,新疆民歌《阿拉木汗》

2,《我爱你中国》(教师演唱)

3,流行说唱音乐

4,《运动员进行曲》

5,爱尔兰踢踏舞剧

说明: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各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节奏是旋律的骨架,是艺术的生命

(四):综合活动

学生按兴趣自由分组,以“多变的节奏”为中心,创编活动。

1,用自制教具为班歌《预备七班好》即兴伴奏

2,动物园里的故事

以大象、马、兔子、小鸟四种动物为形象,创作具有代表性的节奏或旋律2-4小节,小组成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创作的代表性动物形态,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示。

3,非洲部落的一天

说明: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利于学生发挥其特长,加强小组合作精神

(五):师生再见goodbye歌(由教师创作)

七、《多变的节奏》课前设计

节奏是构成旋律的骨架,是艺术的生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掌握稳定的节奏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解决呢?于是我设计由兴趣入手,从同学们生活经验出发,用熟悉的事物去启发他们,通过欣赏、愉快的游戏和身体的律动去感受节奏并逐步去创作节奏。

在二期课改的理念指导下,为加强学生学科知识的融合,并能促进英语的学习,我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结合所教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用英语营造语言气氛,在音乐的氛围的同时感受英语,并给了学生以运用双语的空间:用学生依曲填词创作的“师生问好hello歌”代替了传统的师生问候语,让学生用简单的英文创编“动物园里的故事”,学生们学以致用,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学会共处,学会同他人合作”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干柱之一,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我改变了传统的座位形式,按U字型组合,便于师生、生生间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了合作式学习的优越性,促使学生集思广益,活跃音乐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点来合理组织教学:

一、强化音乐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结合,在音乐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精选的音乐作品都极具代表性,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表现节奏;从而引发学生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培育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二、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音乐动力。首先用师生问好歌营造了一种学习音乐的轻松气氛,接下来欣赏的“stomp乐队打击片段”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引发了他们想敲击与模拟的兴趣。再接下来的节奏模拟游戏及即兴为古诗词编配节奏并朗诵,用自制乐器即兴为班歌伴奏等活动生动有趣,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断生成与强化,为学习创作节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音乐的文化品位

音乐蕴涵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文化综合,如在模拟生活中的节奏时与体育的结合,即兴为古诗词编配节奏时与语文学科的综合,听音乐做律动时与舞蹈的综合,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重视实践与创造

实践与创造是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一系列实践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如即兴创编节奏诗,即兴伴奏,为动物形象创编节奏,即兴通过节奏来表现非洲部落的一天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章说:“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在我的课上,我力求让孩子们得到“放纵”的最大快乐,以此诱发学生的实践兴趣。鼓励学生能动地参与集体性,多样性,探索性的整体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潜能,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

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个性发展

中小学教育是以培养全体学生基本音乐素养为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给予学习音乐的选择权,尊重个人爱好,发挥个性特长。所以最后的创编活动,我设计了学生按兴趣自由分组,以大象、马、兔子、小鸟四种动物为形象创作具有代表性的节奏或旋律,小组成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创作的代表性动物形态,及创编节奏来表现非洲部落的一天等活动,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里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灵活多样,众法优化。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和组织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培养出更好的创造性人才。

八、《多变的节奏》教后感

5月25日,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区教研员的指导和关心下,我在预备年级七班开了节双语教学区级研究课《多变的节奏》,也得到了前来听课的同行前辈们的经验传授,我深感受益非浅。

刚开始有双语的设想是源于我刚带这个班时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启发了我,他们都是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谈到自己的爱好时,很多同学都提到了英语,他们已经意识到了21世纪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决定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去发展,这令我很高兴同时也有无尽感慨,我在想:怎样与他们拉近距离,并能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喜欢音乐,或者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又能够学习英语呢?于是音乐双语教学的初步想法就建立了。

学习英语也是我长久以来的兴趣,我考出了上海市通用英语中级,对于初中同学我有能力做到,于是开学的第二节课我就在七班提出了音乐双语教学的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我也很积极兴奋地准备起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找了首简短的英文歌《铃儿响叮铛》,让同学们用英文填词做为我们的师生问候语,同学们可高兴了,全班齐心协力发挥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后来我们又师生合作再次创作了师生再见goodbye歌。每节课我们都在自己的歌声中开始和结束,同学们都有一种成就感和亲切感,这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教学生一些有关音乐的简单英语词汇,增加了英文歌曲的学唱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上用英语和我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逐渐习惯了这一种教学形式,感觉轻松,愉快。

在这次的公开教学中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他们尽情地发挥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完全充分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体验了学习音乐的乐趣。在综合活动中,他们表演的节奏创作形象、生动、有趣,并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小组合作精神,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教学经验不足,还有很多教学细节不够完善,这些都是我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