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舞蹈教育“成人观”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南昌师范学院 王孟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9-23   点击:

  当前,我国对于舞蹈教育的价值理论和教育本质的研究非常缺乏,舞蹈教育理论与其他学科艺术教育理论相比,基础理论的著作少之又少,由此导致舞蹈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学科的整体规划和基础理论构建都有待完善。当前,我国也在大力发展舞蹈教育建设,舞蹈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针对舞蹈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改革教育内容。然而,过快的发展速度也带来一定的问题,虽然舞蹈教育“量”上已经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但舞蹈教育的“质”却没有实现应有的变化,针对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欠缺。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并没有真正全面地认识到舞蹈教育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对于舞蹈学科的定位不够明确。所以,在舞蹈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古代舞蹈的丰富资源,从教育的角度导入,不断完善舞蹈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体现出舞蹈培养人格和道德的功能。

  2.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人格教育

  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人类解决内心问题的有效方法。基础教育以青少年培养出健全人格,传授基础知识为目的。在教育中,必须要让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会学习,会做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然而,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当中,重视智育、重视分数,轻德育、轻人格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和智力发展,而将人格教育置于边缘位置。这不仅使青少年人格教育缺失,也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学校校风状况不容乐观,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学生缺乏公德,基本的礼仪不规范等。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身体活动逐渐变少,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我国迫切需要使用舞蹈教育来对学生人格进行塑造时,我国的舞蹈教育学科的发展却十分落后,像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早已经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必备科目,但舞蹈教育却迟迟没有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3]。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制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于当前我国舞蹈教育学科理论的构建不完善。所以,在当前必须认真地分析舞蹈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兴衰规律,认识舞蹈教育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真正意义,认真挖掘舞蹈教育的价值功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舞蹈教育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舞蹈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学生,古人尚且认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可歌舞。人在9岁前后接受教育是最好的时期,该时期的教育能够让人保持天性。到20岁之前,人格教育基本完成。从当前教育来看,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最好的时光属于婴儿时期、学前教育时期、中小学时期。所以,以此能够看出基础教育中,舞蹈教育应当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成为中心科目,成为所有艺术科目之首。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相比于数学和语文等文化学科,舞蹈教育应得到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够弥补我国基础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有助于弘扬传统礼乐文化,发挥出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为我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才,促进中华崛起,实现舞蹈教育的本质功能。

  4.舞蹈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当前,对于教师的比喻非常多,辛勤的园丁,无私的蜡烛,人生的灯塔。舞蹈教师则可以被称为是灵魂的工程师,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出舞蹈教师的价值。人的身体是舞蹈的基本工具,通过灵魂教育,实现人身体和心灵的全面发展。舞蹈教育的第一步是“环形灵魂”,也就是将学生身体中“美”的因素激发出来,让身体听从灵魂的控制,使身体呈现出心理和身体节奏感的统一。只有心灵内在节奏和身体的舞动相统一,才能够真正表达出崇高的情感和思想。舞蹈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舞动,传达出心灵的情感体验,净化心灵,塑造灵魂。应让学生知道舞蹈的本质目的和实现舞蹈本质的方法。舞蹈教育重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想象以及感受和创造,实现身体与心灵、技能与艺术、知识与创新的共同发展,学生在舞蹈中达到忘我之心,才能够真正洞察到人性之美。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由创造,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释放身心,体验“美”,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学生通过表达,能够真正发挥出舞蹈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