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清唱剧《长恨歌》的旋律艺术

作者:高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这两个乐章的写作风格比较相似,都是在旋律的进行当中突然出现调式外音:《婉转娥眉马前死》中第10小节的 V 级音,《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男声独唱部分(另外还有《仙乐风飘处处闻》中的第35、36小节,第52、53小节,《七月七日长生殿》中的第7、第8小节)等。突然的“调式外音出现”,势必造成“不明调性”(有些片段则似无调性)的游移,这种手法虽然增加了旋律及情绪的“不稳定感”及悲剧气氛,但是,这种旋律进行,在同已经出现或等待出现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其他段落结合的时候,就会有“距离太远,很难相融”的感觉,并且,有些旋律片段“入唱”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如果说《长恨歌》在音乐与歌词方面的结合是属于特定时期曲作者所凝聚的“高峰性”“思维”的话,那么,音乐中的某些段落及片段在“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结合上则略显牵强--这大概是黄自在留下了大量的极宝贵的音乐创作财富的同时,也留给后人的一些启迪与思考吧。

  黄自曾说过:“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6]由此可见,黄自的音乐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的。爱国激情也好,爱情颂歌也罢,总归是一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流泻与栖息,是真情的抒发,也是其“意志的表现”(引号内为叔本华语)。

  清唱剧《长恨歌》自1932年开始创作至1933年首次公演,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了。70年来,《长恨歌》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受了不同时间,不同时代的考验;70年来,《长恨歌》有过辉煌,也有过沧桑(黄自本人及他的其他作品也是一波三折,几起几落),然而,这并没有影响黄自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及创作技法在后辈同行中以及在中国音乐创作领域中所起到的或“潜移默化”或“一发破地”的推动作用。

  《长恨歌》--这部集诗、画于一体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史上的佳作,将会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她的里程与贡献。

  注释:

  [1]、[2]引号内引自《音乐理论创作参考材料》--中国音协理论创作委员会编1979年12月。

  [3]《回忆黄自先生》贺绿汀,《乐坛》1983年第8期第2页。

  [4]《黄自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钱仁康,《音乐研究》1958年第1期第17页。

  [5]《黄自遗作集》序 贺绿汀 第3页。

  [6]《对黄自美学思想的再认识》巩小强,《人民音乐》1988年第6期第13页。

  [参考书目]

  《黄自遗作选》(声乐作品分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黄自的生活与创作》(续)钱仁康,《音乐艺术》1994年第1期。

  《黄自传略》钱仁康,《音乐研究》1988年第3期。

  《论黄自的创作》李焕之,《音乐研究》1959年第2期。

  《黄自文化生活点滴》廖辅叔,《音乐天地》1985年第9期。

  《黄自作品研究》王震亚,《音乐艺术》1992年第3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