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
其次,打造传统音乐舞台,吸引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教师应转变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要创建传统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打造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舞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地发扬传统音乐文化。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成立传统艺术兴趣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成立小组,如民歌小组、戏曲小组、民族乐器小组等。高中音乐教材中包含很多传统音乐内容,教师可借助教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小组成员一同练习音乐技能,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效率,使得学生深入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第三,流行与传统碰撞,激发学生音乐创新意识。
当今时代,很多流行音乐都是根据传统音乐进行创新而来的,像是带有“中国风”的流行音乐都十分受学生喜爱。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教师可适当地融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青花瓷》《赤伶》等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魅力。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老歌新唱”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传统音乐进行改创,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最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作,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四,品味传统音乐,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正是有了这些情感元素才能使得音乐更具感染力和魅力。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可开展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用心去聆听,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第五,丰富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高中音乐教材中虽然有很多传统音乐文化素材,但是单纯地依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远远不够,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更加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充分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网络平台、书籍等方式,搜集优秀的传统音乐素材,并将其融入高中音乐课程当中。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课外资源,锻炼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意识。例如,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课余作业,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首民族音乐,并对这首音乐进行鉴赏,学生可提前录制视频,将自己对音乐的分析和介绍过程录制下来,并制作成微课,然后将微课作品发送给老师,教师可挑选优秀的微课作品播放到多媒体上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手段解决。首先,针对传统音乐文化与高中音乐课堂融合目标,丰富评价内容,如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情感素养发展情况、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可度等,通过多层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音乐教学效果。其次,开展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学习兴趣、阶段性发展趋势等进行合理评估,利于教师及时发展学生的薄弱之处,并对其进行指导,以保证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调查问卷、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建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欲求,教师可采纳合理的反馈信息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总而言之,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是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加以重视,采取科学的手段,将传统音乐文化合理地渗透到音乐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