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音乐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中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策略——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作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杨思思 湖南省龙山县第五小学 杨垚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09-21   点击:

  健全院校管理网络体系,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务处、科任老师等人员为教育实习的领导小组,学院辅导员与校内外指导老师对接学生,校内外实习带队老师制定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制度约束并强调职业任务和要求,实行线上线下打卡监督,定期检查周志、月志,了解学生实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第二,开展多样化音乐思政课。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将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教师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其音乐课堂与思想政治教学完美融合。音乐课是一门具有独特特征的学科,是学生美育落实的主要载体,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涵,将音乐课程中的德育与美育紧密结合,以美促德,形成德美的共同发展。研读音乐教材可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中国作品比例相对之前已有大幅度提升,其中便包含大量具有思政元素的经典中国作品,如有蕴含家国情怀的大美大爱主题、再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音乐、扎根中国民族情怀中的民族音乐作品等,在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丰富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发掘与发现,因而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去挖掘其中的丰富思政内涵,从而形成将“立德树人”形成“教师—师范生—中小学生”多维度的阶梯式下沉落实态势。

  例如:湘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歌唱课《卢沟谣》,这是一首有历史背景的歌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呈现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并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渲染歌曲气氛,在故事中感受、在故事中学唱,让学生体会到美好生活费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坚勇不屈奋勇抗战的精神;湘教版二年级上册歌唱课《阿里里》,这首歌曲是一首云南纳西族的民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教师还可以加入纳西族的传统舞蹈动作,让学生从视觉、动觉、听觉多感官地去感受歌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纳西族的民族风情,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还能通过这种民族音乐表现本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包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民族思想,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湘教版四年级下册《可爱的家》,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旋律中感受家的恬静温馨,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启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孝敬父母。

  第三,落实“双减”政策家校协同育人。

  2021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的落地推行体现了国家“培养什么人”的战略方针。人才的培养是全面的、长期的,更是综合的,“双减”的落实实际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对学校的育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实施“双减”的主阵地,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的优质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要在已有基础上,系统构建课后服务内容体系,体现“家校社”共同参与,着力增强课后服务的实效性。在实习学校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实践有助于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学习,既增加课堂的乐趣,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可以结合实习学校和当地的特色,开展相关特色课程,如实习学校的历史比较深厚,我们可开设“诗乐课堂”类似的课后课程,既挖掘诗词中的育人因素,又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在诗乐融合之中,让这两个学科的特点发生碰撞与交融,达到“互融性”的育人效果。古诗加上优美的旋律,过程中既能感受音乐美,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开展如“摆手舞”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土家族器乐与土家族音乐融合,将摆手舞、土家游戏与音乐课堂融合。在优美的舞姿中,了解摆手舞的主要由来,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了解土家族历史、民俗特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让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厚植爱国爱家情怀。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