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关于小学音乐课堂加强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赵红路小学 崔梦园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2-18   点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各个学生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多门课程,除了语文、数学等主科,学生也需要学习音乐、美术等副科,随着教学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开始注重副科的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歌唱能力以及乐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以前,学校并不重视音乐教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当下音乐教学的需求,因此,音乐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根据当下的教学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做好合唱教学工作,培养学生乐感以及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确保合唱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还要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小学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合唱是一项集体性表演,表演的人数较多,在表演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声部,声部与声部之间的衔接要恰当,这样才能为大家呈现完成的歌曲。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合唱教学工作,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关情景,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氛围当中,在合唱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合唱属于合作型歌唱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合唱,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歌唱中的不足,并找到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合唱教学的作用

  (一)让学生对合唱进行深入了解

  合唱与独唱不同,从声音方面,合唱的音域较广,音色比较丰富,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不会产生紧张、害羞等心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演唱能力。独唱时,学生会一个人站在舞台中间,在演唱过程中,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导致学生发挥失误,但合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合唱过程中,甚至有些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大部分学生对合唱有很深的误解,对合唱的理解不够,认为合唱和齐唱是一样的,实际上,合唱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更多的技巧,在演唱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相配合,每个学生的音色不同,所负责的声部也不同,要想更好的完成合唱,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

  (二)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音乐教学的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性,但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有参差。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唱技巧,教师要做好合唱教学工作,通过合唱能够增强学生的合唱表现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合唱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唱法,学生的唱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发声技巧,在合唱期间,学生的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要做到统一,在气息运用方面,也要做好协调工作。气息运用是合唱的关键,合唱主要由多名学生组成,在演唱过程中,学生要做好气息控制工作,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气息,这样在合唱过程中,全体成员能够在同一时间调整自身的呼吸,不同声部的在演唱时的呼吸频率不同,学生要做好气息的控制。气息的合理运用为合唱提供了广泛的艺术表现空间,在合唱期间,发声状态基本上是以混声、半声呈现的,在演唱期间,声音要富有弹性,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气息,使气息能够在主旋和副旋之间来回切换,在演唱过程中,学生的喉咙要时刻保持在开放状态,这样在演唱时,声音会长期处在平直抒情的状态下,不会产生抖动或者其他声音。在合唱过程中,学生要保障声音线条清晰,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能够有效控制气息的大小,还要控制自身的音量,学生的音量要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要做到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强而不炸、弱而不虚,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于依赖教材,要为学生进行拓展,教会学生更多的合唱技巧。音乐合唱会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歌唱技巧是不同的,在歌唱期间,教师要告诫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形成。

  二、合唱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时,要明确合唱教学的意义,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的歌唱技巧,学生的歌唱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进行教学。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能力以及音乐素养,还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难度,每名学生的音乐能力不同,音乐素养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接触过合唱,也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合唱,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平时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没有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合唱作品,再加上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无法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无法理解合唱的价值。在上音乐课时,学生会将音乐作为娱乐性学科,对合唱的兴趣并不强烈,学生在合唱时,对声音的协调性以及自身的音色,有着很高的要求,在练习合唱时,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控以及自制能力,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如果学生长时间进行合唱练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合唱学习时,首先要对合唱感兴趣,在兴趣的作用下,才能保障合唱学习的质量,但大部分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较低,这也影响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提升合唱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创建良好的合唱环境

  现在,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小学生接触音乐的形式,不仅局限于课堂,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音乐,接触更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接触了解音乐,有些学生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但学生所听到的音乐大多为独唱,很少会听到合唱的音乐,因此,大部分学生对独唱的兴趣较多,对合唱提不起兴趣,而且当下学生所听的音乐,大多为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当中,很少涉及到合唱,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合唱教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表现能力。为了做好合唱教学工作,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合唱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合唱,这样能够提升合唱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合唱学习。

  (二)增强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不仅要教授学生的音乐技巧,还要增强学生的听觉能力。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对合唱进行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正确认识到音乐合唱,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合唱歌曲,带领学生赏析,学生在听歌曲时,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合唱和独唱部分,让学生分清哪个部分是合唱哪些部分是独唱,在听歌曲时,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合唱的美感。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完歌曲后,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歌唱技巧,每名学生的音色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色,让学生演唱适合的声部。合唱过程中,会涉及到和声,在和声过程中,会听到各式各样的音色,为了保障合唱的整体效果,教师要进行合理搭配。教师在让学生赏析合唱歌曲时,先要让学生听完整首歌,其次再进行分段赏析,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听觉能力以及歌曲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合唱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分析合唱歌曲时,先让学生听一下歌曲中有几个声部,借此机会,让学生对声部进行详细了解,声部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声部中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对比,学生在进行合唱学习时,会听很多首歌曲,不同歌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要学习如何进行音乐对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整首歌曲。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听其他同学的演唱,合唱是集体的演唱,需要学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在倾听其他同学演唱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其他学生演唱中存在的不足,弥补学生演唱中的缺陷,学生之间要做到相互学习,从整体的角度,掌握合唱的技巧。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