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基于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分析

作者: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张蕾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2-19   点击:

  2. 提升学生的合唱基础水平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合唱基础水平比较低,教师急于求成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整体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合唱教学与传统音乐教学不同,需要学生合理调整音调、音色、音准等,以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可适当进行和声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合唱规律和技巧,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合唱还是一种实践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演唱能力,还要有识谱能力,能及时了解合唱曲目的节奏与旋律,逐步提升合唱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虫儿飞》一曲时,可先带领学生试唱1至2遍,并要求学生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进行结合,从而进行填词、填曲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合唱基础水平。

  3. 创新合唱教学方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创新合唱教学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促使教师将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效果。听是学生学习合唱知识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搜索与教学相关的合唱曲目,并以多媒体点播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反复听与练,有利于掌握合唱的技巧与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加强教学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红蜻蜓》歌曲为例,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来摇晃身体,当听到高音时伸出右手进行左右摆动,听到低音时摆动左手,若同时听到两种声音时进行双手摆动。通过这种方式,既便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3]。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有利于根据评价结果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保障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但我国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仍在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使得评价结果失真,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发展教学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评价方式,正确分析实际教学情况,有利于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合唱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应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正确的解决方案,确保合唱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合唱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彦.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7(22):11.

  [2]袁英.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6(24):234.

  [3]夏伟.新课改下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06):2.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