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知识 > 外国音乐史 >

“逆向轴心突破”与悖论中的超越——从中西比较的视角看中世纪知识阶层与仪式音乐实践的关系

作者:伍维曦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11-05   点击:

  [66] 如对中世纪修道院制度影响最为巨大的《圣本笃规章》就极其重视僧侣对仪式实践的参与:“在祈祷日课时,一听到信号,任何人都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以极快的速度前往教堂——应该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的轻率。”(转引自:杰里米·尤德金:《欧洲中世纪音乐》,余志刚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60页)

  [67]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2页。

  [68] 转引自: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11页。

  [69] 艾琳·帕瓦:《中世纪的人们》,苏圣捷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8-9页。

  [70] 转引自: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23页。在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人士看来,已经被“蛮夷猾夏”的原帝国西部是不折不扣的化外之邦,968年教皇约翰十三世和皇帝奥托一世的代表、克雷莫纳的柳特普兰德在出使君士坦丁堡时被告知:“愚蠢荒唐的教皇没有认识到,当圣徒君士坦丁迁都至君士坦丁堡时,象征帝国权力的王冠以及整个元老院、全罗马军队都一个不剩地随之迁走,只将农民、渔夫、厨子、捕鸟者、私生子、平民及奴隶留给了旧罗马城。”(转引自:J.H.伯恩斯(主编):《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79页。)而后来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的拉丁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又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这种蛮性。

  [71] 爱德华·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一卷),罗经国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407-408页。

  [72]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24页。

  [73]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31页。早期中世纪人士对于蛮族的残忍破坏的史料记录见于前书15-17页;32-33页。这与中国在西晋末年、十六国和北朝初期“五胡”对黄河流域的残破和对南朝的侵略十分近似。但中国在魏晋南北朝之际,两汉经学虽然受到佛、道宗教思想的冲击而衰微,儒生仍然成为了社会上决定性的稳定力量,尤其是儒家的礼法宗族传统成为了混乱社会条件下农耕社会的稳定剂,并且与庄园经济相适应,这种作用正是西方古典文明遗产所无法提供给中世纪的,除了基督教以外,没有任何精神资源与社会组织手段能组织西罗马帝国的彻底崩溃和文化的灭绝。

  [74] 尽管内迁至西罗马腹地的蛮族部落其人口远远少于原来拉丁化的定居人数(据估算约占西罗马全部人口的5%,参见:勒高夫,前书,29页),但由于战争的残酷破坏和大量城市人口向农村迁徙。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适用于罗马法的区域越来越小,直至最后消失,而适用于游牧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蛮族部落的习惯法(日耳曼法)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一些原来罗马行省之外的地区,基督教的教义基本上和原始部落的习俗直接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蛮族地区,原始多神教的祭司和部落酋长直接转变成了基督教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部落宗族直接转化成了教区和修道院辖区,部落间的战争和征服可以使传教的名义进行。如爱尔兰的一位粗野残忍、性格暴烈而又十分虔诚的修道院院长科伦巴竟然是6世纪西方隐修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参见:亨利·奥斯本·泰勒:《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第一卷),赵立行、周光发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122-126页)。

  [75] 用勒高夫的话说:“向农村转移这一社会现象只是突出封建社会基本特点的发展过程中最醒目的方面,这种特点在民众心中的态度远比现实更根深蒂固。此乃职业部门化和社会区域化。……中世纪基督教欧洲把希望摆脱命运视为重罪。……安于现状,反对改变,一切皆由世袭。这是小农社会的理想,它将存在下去。这个小农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社会。”(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26页)而我们会发现:在这个等级社会中,投身教会成为神甫往往是较低等级的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办法,这与中国古代农民或工商通过科举成为士人获得官职的现象有些近似,但在封建化完成后的西欧,社会流动性实际上大为削弱,高级教职基本上被封建贵族所垄断。

  [76] 相对于中国在魏晋南北朝之际的华夷之变和种族融合,在中世纪转化为罗马教会各级首领的原西罗马地区的豪强势力却没有显示出足够强大的将蛮族完全“汉化”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实力;而在一定程度上“罗马化”和基督教化的法兰克王国也没有像中国北朝那样拥有对南朝——拜占庭帝国的绝对武力优势,并最终再度统一天下。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查理曼尽管接受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却没有像魏孝文帝迁洛一样将统治机构迁往“永恒之城”罗马,而是在北方的亚琛建立宫廷。因而罗马人和蛮族融合的一个后果,是将这种半开化半野蛮的新社会结构扩大到原来西罗马之外的边界,而不是去复兴过去的“中原”地区——地中海世界。当然,阿拉伯人的兴起和伊斯兰教的传播是西方文明圈中的一大变量。在十字军运动之前,穆斯林事实上取得了过去罗马人在地中海世界的政治地位和希腊人的文化优势。而在整个中世纪,意大利都不是拉丁西方的中心,相对于创造了哥特文化的法兰西,亚平宁半岛只是作为边缘存在。

上一篇:莫斯科音乐城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