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高中音乐课改 >

开拓音乐教育新视野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如何合理利用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高效率的完成预期教学目标,个人认为首先要重视课堂教学,树立教育创新思想,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吸收传统教学的优势并在不断的进行新的学习、探索、与反思。结合音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面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高效利用的教学素材,充分进行课堂预设

课改后的新课程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目的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和学生面对的相同的作品也许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课上让学生只听一遍的作品,备课时教师至少要先听30遍以上,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需要反复听赏,每次都努力感受作品带来的不同体验,这样才有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反应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课堂上还会生成的新的问题,教师可以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备课积累经验。如何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还是要从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入手。如:在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强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一课中,通过让学生划出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线条与江苏《茉莉花》线条的对比得出,原来民歌也有“陡峭”“平缓”之分。继续深入拓展与探究,追问这种音乐现象形成的原因,同学们自然而然的结合已经掌握的西北地理概况、历史知识、人文影响等因素,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其中有不乏争辩,最终问题在大家共同探讨中找到了产生现象的原因。在同学们理解的基础上大家一同学习演唱朴实的山西民歌《刨洋芋》,演唱融入了理解的歌曲学生的艺术体验更加深刻,很快就将课程推向了高潮,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西北地区炯异的民歌特色产生了独特的感受。一位同学这样对我说“我原本以为民歌也不过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民族音乐民歌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注重音乐审美作用,培养广泛音乐爱好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是这样评价美的:“美不是需求,而是欣喜,他不是一张千渴的嘴,也不是一支伸出的空手,而是燃烧的心,陶醉的魂。”音乐之美更在于此。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听”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引导学生沉浸于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中,从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官美与内涵美,在愉悦的心理基础上接受音乐带来的各种刺激和影响。课改下的高中音乐课,如何调动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艺术的积极性,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终身欣赏音乐的习惯,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将一直是音乐课程教学要求不断探索的话题。

发挥审美内涵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要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教育即生活,我们的学生日常生活中还是接触流行音乐领域较多,也许一下子无法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那么当教师的课程中涉及到这种音乐又该怎么办呢,有的教师选择了回避,但这样做法显然有悖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音乐兴趣爱好的理念。我的做法是在学习这样的音乐前,利用前面的几节课每节花费一小部分的时间去给学生循序渐进的给学生“补习”西方音乐知识,力争使西方音乐的发展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形成初步的轮廓,这样后面的课程学生就不觉得有那么的生涩了。例如在学习《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一课中,在学习欣赏巴赫的作品前,到底什么样的音乐可以称之为是复调音乐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难题,在教师带领学生简要回顾了五线谱、音符写作等一些乐理知识后,教师将我国著名的《保卫黄河》中的“风在吼,马在叫”的一段旋律在钢琴上给大家展示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结合听觉在乐谱上就发现了这段轮唱的特点是空一个小节的重复,教师随即将这种复调音乐创作方法“卡农”介绍给了学生们,通过分析中国的复调音乐作品一下就将还在浑沌当中的学生带到了清晰思路上来,为后面几种复调音乐的形式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后来高一9班高汉星提到这课说:“在学习巴赫的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的一课中上,我们聆听了一段典型的复调音乐。一段段旋律接连插入,并未使整体显得杂乱,反而更加充实。老师说了一句话:“音乐和语言不同。很多人同时说话会显得杂乱,令人心烦意乱;但两条、三条、四条甚至更多的旋律却能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别样的风格,这是复调的魅力”,我想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魅力吧。”

用纯正的美吸引学生,让音乐创作者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激情感染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现象,记得在《乌兰巴托的爸爸》还没有广泛传播的时候,我就已经在网络上找到了蒙古族小女孩英格玛演唱的《乌兰巴托的爸爸》专辑,在给同学们听赏时,他们完全被这种原生态的、清纯的歌声吸引了,当我告诉他们这是蒙古族的民谣时,他们惊奇为何这样歌曲能够登上网络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在赏析了若干个由民族歌曲演绎而出的流行歌曲后,在对比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原来流行音乐也有寻“根”现象,只有美的音乐才会“余音绕梁”。

三、重视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善于扑捉每一个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对生成性的把握,能为学生的创新“助燃”。说到音乐实践在传统观念中实践无非是唱歌,乐器演奏、表演剧目等一些活动,而这里我要说的是一次机动处理换来的精彩表演。一次在讲到音乐基本特性节奏时,学生回答的基本正确,其中一位学生回答说小的时候会在吃过饭后用筷子敲击碗盘,我忽然想我有一百老汇的经典STOMP《破铜烂铁》可以找出一些片段用来欣赏。果然同学们被这样新颖的节奏形式吸引了,他们都有些跃跃欲试,因为银幕中的演员们用的道具都来在于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东西,比如拖把,扫帚,水桶,我临时决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东西自拟主题编创节奏,他们分工使用道具,瞬间教室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正是由于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对于学生活动的评价方式采用以学生评价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重点、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为核心,在15分钟的时间里同学兴奋的展示了各个小组的排演作品,有“繁忙的早晨”、“四季变迁”、“足球比赛”“一场大雨”,“火车来临”、“丰收锣鼓”、“无题”、还有“老鼠偷米”、“锅碗瓢盆进行曲”等主题各异的节奏组合而成的音响片断,虽然每个小组的人不多表演的节目也都不长只有两三分钟,但他们的表现的确有出人意料之处,生动形象的表演用精彩来形容不为过。临时组建的小组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任务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感受节奏带来的美妙的同时带来身心的愉悦!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而展开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与发展新知的过程。

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终极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更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一种教学,从这个维度来讲,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在重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音乐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面向全体同学的音乐不是“一刀切”式的教学,音乐教学中要承认差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着差异,各种音乐能力(如音高感、节奏感等)更是因人而异.各校、各班的音乐基础也有差别。因此,要承认学生个体的音乐能力、学习基础的差别,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音乐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能够逐步跟上,缩小差距。为此音乐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差异情况,以便心中有数,区别对待。

音乐课不是仅仅培养少数音乐特长学生。对于学校的艺术特长生的理解,一方面他们不仅仅是文艺演出、艺术比赛中的重要力量,教师还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重视他们的存在,某种层面上认同他们是音乐课堂中示范学习的好榜样,适时鼓励他们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学生不在成为单一的“读书匠”,让同学们在音乐的熏陶下进行愉快的学习。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例如:在《亚洲音乐神韵》这一单元中,同学们对悠久的朝鲜、日本、印度音乐颇感兴趣,学生知道这些地区的音乐都曾深受到我国璀璨的文化的影响,通过鉴赏分析得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音乐形成的原因----自觉的民族心理。《国之瑰宝----京剧》更是使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的认识不在停留在文字上,当他们看到梅性芳先生在美国的巡回演出的轰动、苏联隆重的邀请一系列的史事记录,他们仿佛回到了梅先生的时代。学生们在写印象最深的一节课的评论时都提到了这两节课给他们带来的的民族自豪感。“他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不应该仅仅是艺术的化身。他是面对成功的谦逊。在国际的大风大浪面能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他不卑不亢,谦卑的微笑是他的通行证,让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芬芳。他是面对日伪的拒绝。从古至今,戏子,在中国都是一个低贱的职业,甚至在乞丐都在内的三教九流中,戏子都没有算入。可是他不同。梅兰芳蓄起了胡须,但是他没有抛弃青衣,因为他坚守的底线。艺术不是用来点缀太平的灵的享受。他的魅力超越了扮相,正是一个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与道德底线,也是艺术的,不是用来收买人心的,艺术应当是和平的使节,是心,超越了唱腔,超越了京剧,而凝聚成了一种瑰丽的人格魅力,一种信念的传递梅胜清雪;兰吐幽华;芳比灵鸟”。

五、时时换位思考,为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音乐教学活动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同学,一方面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一些对音乐有特殊偏爱的同学给予支持,如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青少年喜欢的流行音乐》、《常州音像市场盗版调查》、《营业性场所背景音乐的选择》等这些都比较具有研究意义,作为教师能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也会感到自豪。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大都比较喜欢音乐,但是对于音乐课他们的喜爱程度却不能和喜欢音乐相等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一点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都知道,今天的高中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早己跳出了课堂的45分钟的局限。一次一位叫王文的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是以否能做一回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喜欢的音乐。”我当时为这个孩子的想法而感到欣喜,这是一位擅长二胡的学生,他想给大家介绍他喜欢的一些民族乐器。我认为让学生有机会尝试体验一下作为教师的滋味也未尝不可,答应下节课给25分钟的时间。那一次我成为了坐在课桌旁的学生,几十分钟的课上完下来同学们的精神都很兴奋。薛井祯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让学生们有一个表演、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表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本能,即便他是羞涩内敛的,也不能抹去他的渴望,也许在平时略显单调的文化课学习过程中,有时我们无法表达自己,音乐可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教学是锻炼音乐才能的途径之一。音乐才能指:音乐才能强调音感认识、音程的能力、对音质、音色的感觉、喜爱音乐的程度、音乐记忆、创造力或一般智力程度,它并非单一才能,而是一系列有层次的才能。现代的中学生更愿意与同学交换对事物的理解,正式因为这点学生自主的课堂上考验的不是学生们对的音乐的理解深度,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备课,他们整合资源、组织语言、锻炼胆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学生们对身边的同学带来的“课程”表现出积极的热情,配合度很高。丰富的音乐资源在课堂上得到共享,在没有刻意规定学生们的选材范围的前提下:

1、学生们选择的音乐类型并非只有流行音乐,呈现多元性特征。

这些都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有体育生活方面的《世界杯主题曲》、《运动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关注《伟大的音乐各国国歌欣赏》;有日常生活中音乐的《广告歌曲赏析》;有与动漫、游戏音乐相联系的《游戏音乐的制作流程》、《劲乐团网游音乐》;有精彩纷呈的流行乐坛《无与伦比周杰伦》、《古乐新颜女子十二乐坊》;爱屋及乌现象中体现出来《韩剧中的音乐》、《仙剑奇侠传配乐赏析》;独具魅力的《拉丁舞曲》,经典《爵士乐》、《轻音乐》、《涅架摇滚》。如其中《游戏音乐的制作流程》是在同学们喜爱的网络游戏音乐的基础上,理性的与同学们交流了网络游戏中音乐的制作过程及其吸引人之处等。

2、注重音乐现象的成因,不同价值取向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不同学生可能对同一音乐现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是不尽相同的,音乐课程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学生在整理教学内容和上课过程中都会将着重将自我感悟放到音乐中赏析之中,独到的见解会和同学们擦出共鸣的火花。这点很大的区别于教师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教学特点,更加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如周天元同学的《涅架----摇滚》这一课就与学们深入探究了摇滚音乐形式产生的原因。他说开始讲课,我竟忘了喊“上课”,好在大家也没觉察。我用低沉的嗓音开始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堂音乐课《灿烂涅磐》,大家也随着我的叙述安静了下来,仿佛都沉醉在旧日的回忆里,黑色调的课件也给大家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我想那一小段乐评更是点睛之笔。课上完了,教室里依然很安静。大家仿佛都还未从刚才的音乐中亦或是回忆中回过神来。我想我的音乐课应该算是成功的。大家听懂了Nirvana,听懂了《Something in the way》,老师和同学给都我提了意见,说我放的歌少时间有点短,我想这的确是我的疏忽听的还到位,如果还有我的第二堂音乐课,我一定会做得更好!真希望编书的是音乐老师和学生,而不是所谓的“音乐家”。

当然这些从未有过从教经验的小老师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l、缺乏基本乐理等音乐理论的掌握,因此对一些典型的音乐特征的讲解缺乏理论支撑。2、讲解的内容有一定的盲从性,由于是学生自己拟题,因此更多的同学选择为同学们喜爱的而不是自己真正喜爱的音乐。3、课程类型比较单一,以欣赏课为主等。但是做为成长中的学生这些都是克服的。

最后,设想在正常的教学中选出一些内容由学生准备,在教学中为同学们多搭建了一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要善于利用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们的闪光智慧,使之能够在音乐的教育土壤中生根、开花和结果,从而促进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局面的良好发展。教育是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让音乐活动成为学生发展的良好阶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中,陶冶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让音乐课成为主阵地。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